全台首所、訴求有機生態、公辦公營,樟湖中小學成立
這個月開始招生、以生態為訴求、全台第一所公辦公營的雲林樟湖中小學校長陳清圳說:「我們過去跟囝仔說<你好好讀冊就好,什麼事都不要管。>已經行不通了!我們的孩子(指該校學生),要讀通一般的課本,也要寫小論文、進入社區服務、去農田裡勞動,在國中畢業前,還要爬完五座台灣百岳。」
一項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博士失業率高達九成五。身為全台第一所「體制內另類學校」的領航者,陳清圳強調:「孩子從小只會念課本,沒有生活能力、沒有自主學習能力,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裡,當然讀到博士也一樣!」
「樟湖是全新的生態中小學,大地是我們的教室、山林是我們的操場。」 陳清圳說,以山川、田野為師,能讓刺激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膽識與自主性,這是抱著參考書死讀書,所無法培養的能力。
該校規定學生要爬5座台灣百岳,是因為根據經驗,爬一座高山,學生必須準備兩個月,陳清圳強調:「這不只需要給學生體力上的訓練,還可以讓孩子心胸開闊,接觸到豐富多變的生態,更是團隊合作、資料蒐集、培養領導能力的好機會。」
「樟湖的理念,就是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自主性,對知識有熱情,這會讓學生變得非常不一樣,他會自主、成熟,對人生有方向感。」這個教育夢想搖籃,正在群山環繞的雲林鄉間加速趕工,預計在下個月迎接第一批新生。

因禍得福 莫拉克風災致重建生態
四年前的莫拉克風災與超大豪雨,導致樟湖國小的舊校舍邊坡鬆動,經專家評估後,決議遷校。雲林縣政府與援建單位、張榮發基金會經歷多次討論,決定重建一個與眾不同的國小並增設國中部。「縣長(蘇治芬)對教育很有企圖心,這樣的實驗,是在縣政府支持下進行的,不會隨意被『放生』!」陳清圳笑著說。
樟湖生態中小學,除了有官方與民間企業的大力協助,知名的有機通路、慈心基金會也以實際行動支持。陳清圳表示,未來將借重慈心基金會的技術經驗,鼓勵樟湖茶農轉作,讓學校成為帶動社區生態保育工作的火車頭:「在鄉村裡,一所小學原不僅僅是教育孩子而已,也會是社區的活動中心,我會這樣來思考學校的角色。」
為了達到生態校園、有機社區的理念,陳清圳拜託村長與地方人士:「我請地方一定要幫幫忙,未來可能會有很多外地的家庭,想要轉來這裡念書,大家要接納他們。」截至7月底,已有外縣市家長為了讓孩子就讀樟湖小學,決定舉家遷至雲林,「我們的人數上限是國小六班、國中六班,一班20人。」
但對這個強調生態校園、有機社區的訴求,當地樟湖村村長廖永樹則語帶保留:「教育的事情,我們不懂。如果只是讓孩子更活潑、獨立,那就還好,但建議校長一定要做篩選,不要讓這裡變成『問題學生中途之家』,這樣就不好。」
對此,陳清圳表示:「我們會『篩選』的是家長的理念,不是學生。」孩子行為有偏差,更考驗教育者的專業能力,相信樟湖中小學教學團隊可以陪伴迷惘的學生找到自己的方向。

香蕉經濟學:不相信學生會安樂死

儘管有許多家長滿懷信心,將孩子送到全台第一所公辦公營的生態中小學,但也有許多父母對這所另類的教育機構的升學成績心存遲疑。
面對教育夢想與升學現實,陳清圳解釋:「我們是體制內的公辦公營學校,不會偏廢學生的『知識軸』,只是在知識軸之外,強化學生分析、理解、歸納、推衍的能力,能感受的知識的喜悅,也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公民。這些訓練,我相信對升學考試,一樣是非常有幫助的。」
陳清圳舉例,國中社會科的「經濟學」篇章,複雜的供需曲線,讓許多學生頭暈腦脹;樟湖國中會帶學生去拜訪農友,以當地盛產的香蕉,來學習經濟學,「讓孩子去問農友,今年價格漲還是跌?為什麼價格跌?是不是因為生產太多,卻沒有那麼多人想吃,價格就崩盤了?」當冰冷的經濟學,成為鮮活的香蕉,學生就能茅塞頓開,不再迷茫畏懼。
陳清圳解釋,當前的升學考題方向日趨靈活,「現在社會科考甲午戰爭,不會像40年前一樣,去考<甲午戰爭幾年發生?>這種死板知識,反而會考<日軍為什麼選擇從台灣某處登陸?是不是跟當地地理環境有關?>」對知識融會貫通的孩子,更擅長回答這樣的題目。
「我就不信,讓孩子快樂學習,難道就會讓他安樂死?!」努力讓生態教育與主流制度能夠並存,陳清圳瘦削的臉上浮現一絲倔強:「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說過,學校只需要教會學生兩件事:一是抽象思考的能力,二是擴張生活經驗,讓世界更寬廣。我相信學會這兩件事的孩子,也能順利升學,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請家長放心把學生交給我們吧!



有缺志工嗎?我願意
專攻鳥類與覓食環境,志工有需要通知偶
我們下一代有福有希望了
校長加油哦
很開心我的孩子都唸這所學校喔!昨天通知8/27孩子報到,8/28~30上合歡山東峰!
大陆孩子可以去上学吗
明年想去讀國中一年級,請問學校老師流動率如何.?學生除了必須是雲林籍外?還需朝那些方向準備才能符合貴校面試住校需求.?除了公立註冊費,餐費1800,其他費用為何?謝謝解惑
我是美髮設計師!若有缺志工我可以報名嗎?
我是國中生態教育教師,很有興趣參與,希望有機會貢獻生態。
也建議落實弟子規 現今道德淪喪須要倫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