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喜歡鳥類,像公雞,因為有羽毛嘛,比較有那種輕盈的感覺。」台北市近午11點,通勤洽公的人潮匆匆,位於台北捷運善導寺站的easy coffee店內,宗辰露出笑容說:「老師教的是天鵝,不過我比較喜歡公雞,自己改成公雞。」
身為店內的Barista(咖啡吧台師傅),宗辰的咖啡拉花,經數年辛勤學習,他已經能拉出「十二生肖」、熊、貓等數十種花式,總引得客人讚嘆連連,忍不住拿出手機拍照記錄,「大家開心,就表示我成功了!」
這家位於善導寺5、6號出口附近的咖啡店,是台北市勞工局委託由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經營管理的小空間。曾因精神疾病就醫的康復之友,病情穩定後,經專業評估可以投入社會工作,就在專業人員陪伴下,於此為過往行人烹煮咖啡。今年開始,還和公平貿易廠商合作,推出三款名為「狂奔」、「murmur」與「永晝」的掛耳包,含蓄勾勒病友眼中的世界。
「跟速食店的工作比起來,我比較喜歡咖啡店的工作。速食店,只是要你動作快而已,一直做重複的動作,學不到東西。」宗辰回憶自己生病前的打工經驗,現在能夠操作咖啡機、打出細緻奶泡、創造各式拉花圖案的咖啡店工作,帶給他更大成就感。

咖啡吧台工作穩定生命節奏
在東部念完高中後,宗辰來到台北就讀某大學社會科學院,精神狀態開始起伏不定,「生病的時候,連去學校都好痛苦,申論題要寫好多好多好多字……太難了。」因為發病而無法完成大學學業的宗辰,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開始輾轉於台北數家康復之友的咖啡店間,學習接待客人、沖煮咖啡,學習找到讓自己生命安定的節奏。
「後來,就跟來上課的老師學拉花,老師一開始是教愛心、葉子、羽毛等簡單的圖案,後來學比較難的天鵝啊、熊啊、Hello Kitty。練羽毛最難,我花了一個多月,後來就簡單多了。」快速而認真地將細緻的奶泡倒入咖啡杯,以牙籤、湯匙、咖啡攪拌器等工具,讓動物的臉孔由混沌到清晰,宗辰臉上也不禁露出安心而滿意的表情。
「我會上網找圖案,也會請親戚幫我買,那種卡通簡筆畫的書,自己去思考,要怎樣才能畫出新的圖案。」由天鵝到公雞,由HelloKitty到老鼠,宗辰一一練習勾勒虎、兔、馬、羊的面孔,也為自己的生活找到樂趣,「做我很喜歡做的事情,心情會比較穩定,也會花很多時間去看圖、思考或者調整畫面比例。」

精障患者重回社會的穩定橋樑
顧客周先生表示,他某次偶然與客戶約在easy coffee洽談,原本不對咖啡品質抱太大期望,未料宗辰用心拉了一隻可愛的老虎,讓他與客戶都非常驚喜,「後來只要與客戶約在附近見面,我都會來這裡點杯拿鐵,看看今天是什麼圖案。」辦公室在咖啡店附近的林小姐則表示,她知道這裡是精障者的庇護工場,原本是抱持著支持弱勢的心情前來消費,卻意外看到專業的咖啡吧台表現,很感動。
「宗辰這樣的狀況,算是病友裡的奇葩。」easy coffee店長陳麗雯,以協助病友多年的經驗表示,一般病友能做好外場服務生的角色、學會沖煮咖啡,就已相當難得,像宗辰一樣學會拉花,又能自創圖案,真的很少見,「我從沒看過拉花拉得像他一樣好的病友。」
陳麗雯分析,像宗辰這樣的病友,因為反應較慢、容易焦慮,雖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卻不容易在一般職場生存,「很多客人知道宗辰的才華以後,反而會問他怎麼不回一般公司上班,但即使像宗辰狀況相對較好的康復者,到了一般公司行號,多半也還是會耗光業主與同事的耐心,不是很容易謀職。」
「庇護工廠能做的,就是給他鼓勵、讓他慢慢變得更加穩定吧!」在專業工作人員的陪伴下,宗辰得以待在這溫暖的角落裡,反覆練習這令他安心的手工技藝,「最近練習的重點,是在同一個杯子,拉出兩隻天鵝,要一樣大,不能一大一小。」乘著天鵝輕盈的羽毛飛翔,客人每一回的讚嘆與拍照肯定,都是宗辰重新與世界建立關係的小小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