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俗諺「吃豆吃到老老,吃茄吃到會搖。」夏季盛產、營養豐富的茄子,是一種對健康大有助益的養生蔬菜。但茄子特殊的菜草腥味,讓不少人對它敬而遠之。但台灣本產的茄子除了長茄外,還有滾胖可愛的「日本圓茄」,營養成分與長茄類似,外型討喜。
「我觀察好幾年,很多怕吃茄子的客人,吃完這道味增圓茄以,都說沒有腥味、比較可以接受。」於景美溪畔開設居酒屋十年的老闆娘表示,將圓茄切成兩半,以刀畫出紋路,淋上日式味磳緩和茄子腥味,並因其近似烏龜形狀,命名為「龜甲燒」,大受客人喜愛。
「很多客人知道是茄子,就搖頭不想吃。我總勸說,你試試看,果然都吃光光。」老闆娘笑著說。
長茄圓茄原味相似
「一般來說,茄子有股『腥仔味』,就這點而言,長茄與圓茄的味道相差不大;但店家多以焗烤、醃漬方式處理圓茄,味道自然比較討喜。」高雄農改場研究員、研究栽種茄子長達21年的戴順發表示,俗稱「日本茄」的圓茄,皮肉皆硬,若以傳統魚香、清炒的方式,較難以入口,將其剖半燒烤,是聰明而簡易的做法。
戴順發觀察指出,台灣目前的傳統市場、果菜行口,仍偏好買進長茄,「消費者一般若能買到圓茄,很多都是從特殊的、理念型的小通路,小農為了作出市場區隔,推出外型搶眼的圓茄,來吸引消費者目光。」
以有機方式栽種圓茄,在各地農民市集擺攤的農友程超傑,也同意戴順發的說法:「就擺攤經驗來說,圓茄的詢問度很高,銷售量也不錯。」站在專業栽培者的立場,戴順發認為「圓茄的風味較佳」,僅是烹飪手法的不同所致,卻他肯定小農栽種圓茄,更容易凸顯個人特色。
圓茄外形討喜受歡迎
「其實,圓茄本身濃重的風味中,帶有一點肉香氣,」正宗川菜出身、揉合日式調味與台式熱炒風格的主廚黃思瀚表示,他將圓茄剖半燒烤,在日式味磳外,添加客家桔醬,讓酸甜的金桔風味,緩解茄子腥苦味,頗受年輕族群歡迎。「客家菜當中,桔醬本來就是搭配白斬雞等肉類,用來去油解膩、提味去腥。」
「道菜的作法非常簡單,剖半、抹醬、放入烤箱,就可以入口,業餘的主婦煮夫,也可以輕鬆做到,加上外型討喜、一口一個,也很適合當作派對料理。」黃思瀚笑著推薦:「擔心孩子拒絕茄子,就來道懶人圓茄,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不適合使用台式傳統烹飪方法,而僅在少數小農、小餐館間流傳的日本圓茄,既是「厭茄者」養生救星,也是趣味的獨門料理食材。
謝謝分享! 原來圓茄從產地到餐桌也可以如此在地, 改天一定要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