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潮釣小捲 少了死前掙扎鮮味多

粉紅剔透、甘甜軟Q的小捲,是許多饕客的最愛。但小捲的口感,除了受體型大小、新鮮度影響外,捕撈方法的差異,也會讓小捲肉質與口感,吃起來不一樣。盛產小捲、甚至以小捲為地名的澎湖「鎖港」里,以特殊的「平潮」釣法,捕撈小捲,不但對生態環境友善,也維持小捲表皮完整、口感細緻,在市場上相當受到行家青睞。

「每天潮汐變化,會有大約一小時的時間是『平潮』期,海面比較平靜,漁民利用此時,到淺海處下網捕撈,」長年在鎖港一帶海域海釣的居民李國安解釋,平潮釣法是趁海上風浪平靜時下網,這種方法可減少小捲激烈掙扎、彼此碰撞的機會,減輕牠死亡前的痛苦,也讓肉質口感更細嫩。

IMG_2954
日曬中的小卷(攝影/何欣潔)

平潮利於小捲順流覓食

「小捲是很敏感的動物,甚至只要用手直接抓取,就會灼傷牠、降低新鮮度,這也是平潮釣比較珍貴的地方。」李國安指出,一般漁船的釣法,是不分潮汐、整晚用拖網捕撈,小捲在網內跳躍推擠、體溫升高,會讓表皮顏色轉為赤紅,在專業水產業者的眼中,已經算是「沒那麼新鮮」的小捲。

澎湖水產試驗所副研究員謝恆毅解釋,「平潮」意指水域在每天四次的「滿潮」、「低潮」尖峰期間,海水流動方向正在交換,潮流較平靜緩慢,利於小捲等順流游動的生物覓食、活動,「水產試驗所沒有正式做過相關調查,但根據常理判斷,應該是有機會捕抓到更多小捲。」

「減少體表摩擦碰撞,當然會讓小捲好吃,」從事水產加工業三十餘年的吳有德解釋,專業水產商心目中的極品,是仍在水中活蹦亂跳的「活捲」,其次是已經失去活力,但依然通體透明、保持存活的「透明捲」,「至於一般人印象中,通體呈現赤紅色的小捲,雖然體表仍會變色,卻經是鮮度變差的品項。」至於在超市賣場中死亡已久、顏色變化完全靜止,甚至散發微微腥味的,口感自然就更遜一籌。

IMG_2602
以一般方式捕撈,表皮受到灼傷、顏色不均的小卷(攝影/何欣潔)

小捲一日乾適合火烤

「以漁市場上的價格來說,透明大型捲(約25CM以上的)最貴,透明中型捲(約18~25CM)與白底大型捲次之。」吳有德透露,除了以鮮度與體型決定價位,在澎湖的漁市場上,「鎖港來的平潮釣」小捲,通常是搶手貨,價格雖然不會比一般小捲貴,但最快被搶購一空,「在地的都知道,鎖港的平潮釣小捲是行家貨!」

除了新鮮生吃,澎湖漁民另有特殊的「小捲一日乾」吃法,堪稱私房漁夫料理。將清晨甫釣上岸的小捲,以陽光炙曬一天,讓小捲喪失八成的水份,便利冷藏儲存,卻仍保存兩成左右的濕潤水份,同時保持軟嫩口感與風乾香味,以火烤或乾煎下酒,「不輸日本一夜乾!」
順應自然潮汐下網,又發揮巧思封存海產原味,一條白裡透紅的小捲,蘊藏著討海文化的菁華智慧。

IMG_2922
新鮮、表皮少損傷的透明小卷,正在陽光下曝曬,等待做成一日乾(攝影/何欣潔)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