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沒有便利商店的地方

截至目前為止,便利商店在台灣大約有一萬家。

這些小小的便利商店占據了城市中的每個路口,也占據了各年齡層的消費習慣。模式化商店,很容易讓思考變的沒有想像跟創造力,越沉淪在便利商店的消費也就越被操控著生活。

還記得好幾年前一則便利商店的廣告,描述旅人在異地看見7-11的招牌時,似乎隱喻了思鄉;不過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夠到沒有7-11的地方旅行……

踏入便利商店的衝擊

十年前第一次踏上蘭嶼,那是個沒有便利商店的地方。在島上度過幾天,最印象深刻的是回到台灣那幾天,當我踏進便利商店時那種心裡的異樣感受,貨架上的商品、耳朵聽到的店內廣播、那些可以馬上食用的熟食或加熱微波食品,那些熟悉的商業模式,每一樣都讓內心有點小小撞擊。

我的心底,很用力的在告訴自己,這些都是商業發展到某種程度會出現的東西,那樣隨處就可以取得食物,並且利用各種感官不停的放送廣告,消費思維早就被徹底的洗腦完全了。蘭嶼不是甚麼遠得不得了的地方,但是幾天下來,卻衝擊著生活中早已習慣的思惟。

部落裡的便利商店

一直拼展店數的各大便利商店,開上了兩千公尺高山,航程遠的馬祖每個島也來上一家,就連隔壁的綠島也開了一家,為什麼唯獨蘭嶼還沒有出現便利商店呢?

交通運送也許是最大的問題。在夏天,航班滿載時,一天的班機可以輸送大約200個人入島,貨運大都只靠船運,船班在人數足夠時才會發船。而這兩種運輸都會受到天氣影響著。冬季東北季風強烈,海空兩路通常是受阻的,每當船運到貨,島上的商店一進貨,新鮮蔬果或是保鮮期短的食物馬上就被搶購一空。島上最大的商店是台東農會超市,再來是海洋超商、達悟超商。這幾年也陸續有較具規模的商店開始營業。

走在部落的巷道裡,其實隱藏小小間經營多年的老店,有的招牌也沒有。如果不細細注意觀察也不會察覺村子裡隱藏這麼多商店,小商店是部落人維生或是短距離的購物模式,小商店大都有部落的人買酒、買維士比的賒帳。在這偏離本島主流思維的小島,存在著自己的生活模式,但是年輕人出走又回流之後,臺灣的商業模式也慢慢滲透進來。未來如果有一家便利商店登陸上蘭嶼,這些小商店都必須面臨生存的大問題,維士比、保力達、檳榔與香菸的小店;面對御飯糰、關東煮、繳各種錢的便利商店。也許觀光經濟蓬勃發酵的蘭嶼很快就會屈服在便利商店的勢力範圍之下。

觀光商業化

2000年蘭嶼迎接千禧年曙光,2001年漁人部落開了一家[無餓不坐]酒吧,這間酒吧是販賣午晚餐跟飲料、咖啡的小店,除此外還有性質接近的[部落酒吧],這兩家酒吧意味著蘭嶼觀光商業化的開始,全島經濟活動大概就是小商店或是零星饅頭早餐店。

除此,後山的東清村每周會有一次黃昏市場,賣的是大家的生產與作物,有蔬菜、魚、藝品,比較是鄰里互相交易的規模。

十年後,情況已經大大不同了。機場往南的路上出現一座水泥涼亭,蘭嶼人都說這個亭子颱風來了就完蛋了。那是台灣來的女生小豆芽開的飲料店,隨著太陽越來越熱,小豆芽的吧台上坐著滿滿的年輕人,生意越來越熱絡,島上都在討論著這個飲料店。但是隨著小豆芽的海邊涼台一開張,陸續的靠海的地方開始一座一座販售涼台被搭建起來,從前山的村落到後山的野銀部落。

再三年後小豆芽不在涼台賣飲料了,她開著可愛的改裝車,繞著島嶼賣著手藝紀念品,一邊過著島嶼舒服的節奏生活。夜晚東清的黃昏市場變成了東清夜市,這個台灣最東邊的夜市,有燒烤、啤酒吧、蔥油餅、冰砂、拼板舟體驗,大家一邊坐在海邊聊天、一邊做生意。

行走在島上,正在闢建中的建築物不斷的冒出來,每隔幾年發放的核廢金資助了島嶼的商業活動,成為最具體的生意資本,賣小吃飲料、蓋民宿。

金錢指使了一個孩子偷了母親的老人年金,在岸邊蓋了一間房子,準備在夏天觀光潮來臨時展開店面大賺一筆,核廢料轉變化身成為金錢的魅惑,在島上揮舞著。這個一直被忽略的邊陲島嶼,人們用著腦筋想辦法在這裡可以做上一點小生意;然後繼續擴建家屋、購買冷氣、購買冰箱、購買一切資本主義產物跟商品。看起來似乎大家正在慢慢擁有了甚麼,但似乎又正在慢慢消失了甚麼。

讓我懷念起十幾年前,那個很難喝到一杯咖啡的島嶼。

以前東清黃昏市場有販賣當地的自產蔬菜跟採集貝類,很有地方特色。
村落裡的小店,販賣漁具吊勾的貨架。
“做生意”是現在最熱門的活動。
道路旁出現了一座一座這樣的飲料吧。
很簡陋的材料,也是做生意的開始。

 

蘭嶼島上這樣單純的道路風景,未來還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