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拍賣240元高價 台中外埔成火龍果綠洲

「只有我一個人好沒有用,我希望讓下一代、下下一代,都能回到這片土地。」台中「火龍果達人」范振清,曾創下拍賣市場每公斤240元天價;但他不藏私,6年前,號召當地農民組成產銷班,以草生栽培、不施化肥與農藥,在市場打出名號,成為全台第一個進軍日本、新加坡的品牌,今年更獲選為全國前十大績優產銷班,讓名不見經傳的台中外埔,成為火龍果綠洲。

「『龍大師』紅龍果,讚!」、「哎喲!你怎麼又放槍啦!」下著細雨的鐵皮工廠裡,30多位穿著「龍大師」藍色制服的農民,以標準又帶點彆扭的姿勢,整齊劃一地坐在鐵椅上,對著攝影師,中氣十足地喊出「龍大師紅龍果,讚!」,短短七個字卻NG了十多遍,「還是種火龍果比較簡單啦!」農民「拍謝」兼害羞地說,臉上卻藏不住,他們在全國6千多個產銷班中,脫穎而出的驕傲。

兩年一度的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選拔,上月中公布結果,台中市外埔區紅龍果產銷班第1班,經過三個階段篩選,在6521個產銷班中脫穎出,是台中唯一代表、更是外埔農會90多年來首次獲獎。

「成立才6年,全台中11個產銷班參加選拔,只有我們入選啦。」外埔火龍果產銷班的靈魂人物、范振清,指著「六分路11之1號」的集貨場門牌,以充滿活力的爽朗笑容驕傲說道。事實上,這個鐵皮工廠,是他出資捐地所蓋,他的返鄉歷程,就是外埔火龍果歷史的縮影。

不習慣面對鏡頭的農民,一句「龍大師紅龍果,讚!」就NG了十幾次,讓他們大嘆還是種火龍果簡單
不習慣面對鏡頭的農民,一句「龍大師紅龍果,讚!」就NG了十幾次,讓他們大嘆還是種火龍果簡單(攝影/林慧貞)

無毒栽培 讓火龍果從供桌上餐桌

火龍果,是仙人掌的果實,原產於墨西哥、加勒比海等中美洲地區;亞洲以越南為主要產區。20多年前,台灣種植火龍果風氣不盛,每年從越南進口的火龍果,每斤高達200元。但這麼昂貴的水果,一開始卻只給神明吃,不是因為民眾太虔誠,而是當時火龍果淡而無味,還帶股草腥味,因外表討喜又耐放,成為民眾取代鮮花供品的首選。

近年,漸漸有台灣農民大規模種植火龍果,范振清的父親,就是當時第一批種植農民之一。火龍果生長力旺盛,但「好種、不好顧」,果實常常「沒滋沒味」,一顆賣不到十元。7年前,因父親無力種植,范振清以53歲高齡返鄉接棒種火龍果,心中暗自許下:「要將火龍果,從供桌搬到餐桌」的心願。

3火龍果讓外埔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鎮,變成全台知名產區
火龍果讓外埔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鎮,變成全台知名產區(攝影/林慧貞)

初種出鹹的火龍果 現在甜度達16度

范振清捨棄化學肥料、農藥,用有機肥、草生栽培改善土質,但菜鳥農夫第一年就出師不利,竟然種出「鹹的火龍果」,淪為鄉里笑柄,卻更激勵他的決心,他不僅到大學、農改場上課,還環島四處觀摩。他發現,一株果樹,雖可結5、6顆果實,但每粒不到一斤,口感也不好;若只留2、3顆,養分集中,果實甜度、風味更好,「其實就是『優生學』的概念啦!」

范振清還首創將火龍果,分色套袋。他的果園,五彩繽紛,牛皮紙袋的再過一周就能採收,藍色的則還要一個月。他說,套袋除了可防治果實蠅,還能分散陽光,讓果皮顏色均勻,利用不同色袋、劃分成熟度,採收時一看就知,省下一大筆人力和時間。

經過四年努力,那個種出「鹹味火龍果」的范振清,蛻變成「火龍果達人」,種出甜度達16度、個頭2斤重的火龍果,在拍賣市場賣出一公斤100元,「我當時太高興,從市場邊走邊哭回來。」回憶往事,他的眼睛不由自主笑成一直線。但比起個人榮耀,他更在意的是家鄉的發展。

范振清雖拿到模範農民,但他認為唯有地方團結發展,才能讓農業永續
范振清認為唯有地方團結發展,才能讓農業永續(攝影/林慧貞)

建立榮譽感 班員輪流當主席

范振清在2011年獲選全國模範農民,但他很清楚,若不集結家鄉力量,農業永遠不可能永續發展,「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做起來,那我走後,誰要來接呢?」返鄉後一年,他重整倒閉多年的產銷班。剛開始沒人看好,勉強才湊足產銷班申請下限十公頃,但隨著他的火龍果,在拍賣市場創下一公斤240元高價,當地農民才改觀,「其實農民想法很簡單,不用說太多,做給他們看就對了。」

范振清對產銷班傾囊相授,如今產銷班已有37個農民、30公頃火龍果園,都採用無毒栽培,產銷班創立的「龍大師」品牌,不僅進軍超商,更成為台灣第一個搶佔日本、新加坡市場的品牌,連30多歲的年輕人都回來加入種植。

「在這裡雖然辛苦,但比在公司好多了。」34歲的產銷班成員曾盛峰表示,本來是被父親叫回家幫忙,對火龍果一竅不通,但產銷班提供了很多技術、資材,他發現回到家鄉工作,比在公司上班快樂多了。

為了團結產銷班,范振清讓每個班員輪流當主席,推薦不同人接受採訪,建立農民的榮譽感。剛開始大家都不習慣,但久而久之,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產品琅琅上口,「以後他們就可以跟自己的孫子說:『我以前有當過主席,還被採訪過喔!』」

努力六年,好不容易開花結果,范振清今年毅然決然放棄班長職務,許多人不解慰留,他堅決表示,如果讓他繼續當班長,就退出產銷班。「這是一種『殘酷的愛』,」范振清引述他在某本書上看到的名詞,「產銷班不能對我產生依賴感,一旦依賴,就容易怠惰。」他相信,唯有大家一起努力,建立好的環境,後代子孫才能回來,農業才能永續。

火龍果產銷班目前有37個班員,個個都用無毒栽培,通過吉園圃認證
火龍果產銷班目前有37個班員,個個都用無毒栽培,通過吉園圃認證(攝影/林慧貞)

計劃生產、協調產期仍是難題

團結合作遇到個人利益,難免產生衝突,如何協調彼此的採收時間,一直是產銷班最大的課題。范振清表示,火龍果產季在7月到11月,外埔的採收期是產季末端,應有更大的價格優勢,但還是有許多農民,急著在盛產期出售,產銷班只能勸說。他不諱言,產銷班性質自由,約束力較差,目前仍無法做到計劃分配、生產。

近幾年,陸續有人開發夜間燈泡照明,讓火龍果產期延長到隔年2月,外埔火龍果產銷班也有十幾位農民跟進這樣做,但尚未看到成效。

產銷班的隱憂,也是台灣火龍果的危機。火龍果近年成為健康水果代名詞,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價格已有下滑趨勢,「種植技術已經不是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通路。」去年,范振清和產銷班成員,自費到越南觀摩,發現越南人口不到台灣四倍,火龍果種植面積卻有一萬公頃、是台灣的十倍,大多數都出口。

范振清認為,除了不斷提升品質,產銷班未來勢必走向制度化,甚至成立合作社,團結找通路。面對越來越多競爭者,他自信滿滿地說,除了顧好自己的品質,也已經在實驗種植不同種類的火龍果,「我們不會一直停在這裡。」

利用日照,火龍果產期可延長到2月,或許能為逐漸飽和的市場疏解壓力
利用日照,火龍果產期可延長到2月,或許能為逐漸飽和的市場疏解壓力(攝影/林慧貞)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