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款寫作、拍電影、畢業旅行不稀奇,但竟然有農民上網募款買農機!在雲林縣口湖鄉種植有機稻米、地瓜的郭明源、施麗芬夫婦,為了避免作物受到慣行農業的農機汙染,上網募資買小型耕耘機。施麗芬說,個體小農申請農機程序複雜,還不一定會通過,但上網募資買農機,金額不是重點,她們希望藉此機會,和大眾分享從農理念。
對農民上網集資買農機,農糧署農業資材組組長翁震炘表示,有機農民在地區補助農機排第一順位,目前全台2千多個有機農民,四分之一都申請得到,「我們還怕他不來申請!」但許多無毒、有機小農都表示,申請農機,需要透過地方農會或鄉鎮公所,但許多單位根本不會釋放消息,個體戶只能單打獨鬥,希望主管單位讓訊息透明化或是集中購買保管,方便小農租借。
有機田易受農機汙染 農民上網募款買耕耘機
雲林縣「成龍溼地」近年努力轉型,成為兼具生態和旅遊的農村新亮點,也吸引許多遊子返鄉,郭明源就是其中之一。4年前,他帶著全家返鄉,不施農藥、化肥,栽種近4公頃稻田、地瓜、黑豆,目前已有2公頃取得有機認證,但他經常因為有機田,遭到慣行農法機具汙染而煩惱,日前在中正大學、台中教育大學學生的建議下,到Flying V上網募資,希望能籌得十萬元購買耕耘機。
《【健康,不要等!你支持!我大力耕!】一台耕耘機,是我們的夢想,除了可以加快收成速度,還能讓自然耕耘的果實,免除久候,立刻傳遞大家完整的健康營養。然而,一台小型耕耘機就要價十五萬……因此我們想尋求大家的支持,募一台耕耘機,募一個你我不必等候即可品味健康的夢想。並以最能代表健康的嘗鮮組、經典組禮袋作為回饋項目。和大家一起自然成長,品味最根本、來自大地,原汁原味的健康!》
這項網路募資,從8月20日開始,募資截止日是下周三(16日),目標是十萬元,目前募到4萬1千元。
一開始,郭明源夫妻聽到上網募款提議,覺得很「拍謝」,「感覺好像佔人家便宜」,所以加碼送農產品,只要捐款達一定金額,他們就會回饋親手種植的有機米和地瓜等。不過施麗芬強調,募款金額不是重點,希望透過這次機會,讓更多消費者知道他們的耕作理念。

施麗芬表示,有機個體戶資源不多,每次拜託別人收割,都要排清晨第一個,還要拜託業者把農機清洗乾淨,他們曾向其他農場借過農機,卻被驗證單位提醒可能有汙染之虞,為了獨立作業,這4年不斷燒錢,先從最迫切的包裝、碾米設備開始,花了數十萬,目前還要依靠丈夫在外做模板,才能養家。
施麗芬說,政府雖有補助地方農民買農機的額度,但多半針對產銷班,有機小農只能單打獨鬥,他們得透過大學教授提計劃才有補助,但審查程序、評比過程十分麻煩,有時還得付費,許多個體小農被迫放棄。
農政單位:有機農應自組產銷班,發揮農機效益
針對施麗芬表示,補助多只發放給產銷班;翁震炘反駁,地區補助考核,以通過驗證的有機農戶最多,目前全國2千多個有機農戶,已有四分之一申請。根據「102年地區性農機補助原則」,農糧署會撥款地方經費補助農機,個體戶最多補助農機價格三分之一,產銷班、合作社等農民團體責補助二分之一,每鄉鎮最高上限30萬元。
翁震炘表示,部分有機農民認為,補助三分之一太少,但農民必須考慮成本,「只種出5千元蔬菜,卻要申請5萬元農機補助,納稅人也不會想花這個錢吧?!還不如出錢請他們不要種。」他希望個體農民,能自組團體,讓農機使用更有效率。
小農:農機補助被農會把持
但官方說法卻和實際狀況有很大落差。在雲林種植無毒芭樂的鍾姓農民表示,政策表面上以有機農戶為優先,事實上,消息都掌握在地區農會手中,他曾多次詢問,農會都說申請時間未到或是經費已額滿,「農機補助,是某些有權力的人才能得到,個體農民根本打不進去。」務農至今,他從未領過農機補助,只靠1.5%的低利貸款,買了十幾萬元農機。
此外,鍾姓農民也表示,組有機產銷班,必須在鄰近區塊,而有機小農田區零碎分散,根本不易組織,「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現實條件,對我們不友善。」他希望政府將資訊透明化、放寬有機農民組產銷班的限制,或是由地方單位購買農機,讓當地小農租用,發揮最大效益。

到底要如何捐款給耕耘機…
找不到帳號
感謝你,在這邊喔!http://www.flyingv.cc/project/493
“農會都說申請時間未到或是經費已額滿,「農機補助,是某些有權力的人才能得到,個體農民根本打不進去。」”
這是真的,不是不知道,就是被亂用
像我們這邊,我得知消息有補助,去問說申請完了。然而在上星期,廣播說有農機補助,還限定機種,沒聽到的人就沒有。在打去農會問,說用的是農委會的補助,農會在加錢進去。
我反問之前不是有問過,說補助已經沒有了,農會說了一個很好笑的話,說你聽錯了
所以農委會應該要管管這一塊了。而農會這單位,應該沒人管的了,裡面利益交葛太嚴重了
我也找不到帳號,我是網路白痴!,
http://www.flyingv.cc/project/493
連結在這裡
辦法規定公所也可以辦,只是公所不辦,農會不想辦也不行,農會辦地區性農機補助計畫是多出來的業務,所以少數農會有時候會不想辦
農會太認真辦太多台,還會被公所的人唸,說你辦那麼多台,害他要辦那麼多農機證,這就是台灣的公務人員
接下來的行政院「消費提振措施」方案,補助小農購買小型農機,竟然還明文規定叫農會承辦。農會人力不足還要做這麼多工作,要把農會員工累死!不過農會員工還是會努力辦,只是會很累!
所以有很多農會也是有在服務農民的
我們耽心的是為了配合政府政策,結果是給機具廠商清庫存的好時機,連一些烏魯木齊品牌都價格一致,這是不妥的,政府應該把關。
台灣是小農制度的國家,小型農機補助對小農最有感,希望這次農委會若2億經費用罄,應擴大爭取額度嘉惠小農,農為國本,小農更是農業的根本,目前美濃區農會申請農民已超過400人,依規定只有約50人可以補助,希望農政單位,應把握此次扭轉農民信賴危機的機會,農民加油!農會加油!農委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