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到澎湖觀光時,都曾經喝過當地特產「風茹茶」,但衛生福利部食品署最近一紙公文,這滋味特殊、清熱退火的飲料,被要求全數下架,還可能被認定是「藥品」。澎湖地方業者與民眾,不解為何風茹茶是藥品;衛福部內各單位看法不一,食藥署堅持,須先確認風茹茶無安全疑慮,該部中醫藥委員會等都認為,風茹茶當然是食物,不應該列為藥物。
許多澎湖地區的茶飲相關業者,上月中旬都收到「風(香)茹茶是否為非傳統食品原料問卷」。澎湖縣衛生局表示,食藥署要求,在風茹茶判定是食品或藥品完成前,風茹茶必須全數下架、暫停販售。(問卷內容見文末)
澎湖業者與民眾不滿 質疑圖利藥商
「這是我們從小喝到大、祖先都在喝的飲料,怎麼可能是中藥?太扯了!」澎湖知名風茹茶業者「外婆茶」老闆陳成平表示,從未聽說風茹茶有藥效,大量飲用,也不會有任何生理反應,「就像青草茶、仙草茶一樣,」若要將風茹茶,歸類為中藥材,澎湖風茹產業將損失慘重。
「怎麼會這麼奇怪?那以後夏天不能賣風茹茶了嗎?」常常摘採風茹茶販賣、自家飲用的澎湖農民吳荔枝說,把風茹草曬乾、熬煮販售,是許多澎湖民眾重要的收入來源,如果禁止販賣,許多老人家的生活,將更加艱難。大面積種植風茹草、不願具名的農民更直指,「澎湖人已經夠窮,現在連一罐30元的風茹茶都不能賣?!衛福部欺負我們艱苦人、圖利藥商!」
風茹茶是澎湖傳統草茶(左)風茹茶植株。圖片提供/陳成平。(右)煮好的風茹茶(攝影/林明樺)
經濟部重點輔導產業 卻遭衛福部要求下架
陳成平表示,風茹茶與仙人掌、黑糖糕一樣,都是澎湖重點觀光伴手禮,經濟部、經建會,一年花費上千萬輔導、鼓勵,如果衛福部要下令將風茹茶更改認定為藥物,不啻是政府部門自打嘴巴,「我們已經向經建會兩位副主委單驥、黃萬翔當面陳情,也拜託立委幫忙,一定要讓大家繼續可以賣風茹茶。」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主任韓青梅指出,風茹具耐旱,耐風、耐鹽、耐貧瘠等耐逆境的能力,適宜澎湖地區種植,對於農作稀少的離島居民來說,具有高經濟價值。而澎湖農改場、中國醫藥學院等單位近年來都有研究指出,風茹茶具有清熱解毒、保肝等功能。
中醫藥委員會:風茹茶當然是食品
衛福部內部各單位,對風茹茶的定位也不同調。主管藥用食品的衛福部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也說:「風茹茶當然是食品,怎麼會是藥品?」要將一個作物由食用轉為藥用,必須依「固有古方」來做判定,但他翻遍古書,沒有出現風茹草記錄,中醫藥委員會沒有將風茹茶列為藥用的計畫。
查緝單位:列藥材後 農藥殘留把關恐失守
知名飲料店「COMEBUY」的風茹茶,前天遭稽查檢出殘留加保利、達馬松等農藥;負責稽查的衛福部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徐錦豐強調,風茹茶應該列為食品、而非藥品。他說,風茹茶近日頻頻被驗出農藥殘留,「若將其列為藥材,中藥材的農藥檢驗會相對寬鬆,反而轉強調重金屬殘留檢驗。」
徐錦豐直言,將風茹茶強制規定為藥用,「沒有意義」,應該尊重消費者,將其列為食材或「藥食兩用」,才能進行更嚴格的農藥把關。

食藥署:全球僅澎湖飲用風茹茶
對於地方業者、農民叫苦連天。衛福部食藥署組長蔡淑貞表示,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9款規定,風茹茶從未在國內供作飲食、且未經證明無害人體健康,全世界只有澎湖人把它當飲料,故將其視為未於國內供作飲食的作物。
蔡淑貞解釋,風茹茶原本只是地方特色食品,近年來一炮而紅,食藥署擔心,萬一其中含有不明物質,被消費者大量攝取,將有危害健康之虞,「衛福部將對風茹草的成分、藥性、毒性進行詳細調查,評估大量食用是否安全。」
蔡淑貞表示,調查結果何時出爐,將視業者配合情形而定。她說,在結果出爐前,「將與經濟部等產業輔導單位,好好溝通,請他們在推廣這種觀光特產之前,務必先通知食藥署,等我們確認食材安全無虞,再推廣輔導,以免造成商家困擾。」
http://tw.myblog.yahoo.com/jw!znzU8.CbERruNDjHnh85cPE-/article?mid=448
如果蔡組長看過1972年邱年永老師 臺灣百草茶之組成及原植物調查研究
這一篇論文
風茹草台灣本島的飲用歷史大於41年以上
我想
他的意見會改觀的
在民國60-70年間,每到夏天必備的冷飲.應不會只有澎湖人把它當飲料,我住雲林縣莿桐鄉,附近旱地就能挖到野生風茹草,個小根部超粗,香氣十足.可是惜現在找不到了…>-<
我是學員有好消息要通知喔!謝謝!
我是澎湖人風茹草從小就知道會去喝的飲料不用太多糖稍微冰一下就可去熱解渴為什麼衛福部現在阻止我們喝那麼久也沒怎樣阻礙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