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黑后風華 Taiwan Terroir】黃彰琦 釀酒筆記(六)

轉桶(果渣分離)

在桶內發酵經過若干天之後(8-20天不一定),在莊主與我同時確認,2013年份的黑后葡萄新酒,第一階段發酵終了應有的風味後,即可準備抽取葡萄酒並與浮在最上層的果渣分離。此時果渣的顏色已大部份被葡萄酒液吸收,呈現暗沉的紅磚色,這些果渣並不會直接丟棄,一部份會拿去做「果渣白蘭地」,一部份就去製作「渣釀果醬」或是「酒釀葡萄酥」

見習六 (1)_meitu_1

目前黑后新酒的顏色,則是呈現櫻桃般的桃紅色,主要原因是酒中還有許多果膠及雜質,等到轉桶靜待一段時間之後,酒色會比現在更深紫、透亮。

見習六 (2)_meitu_2

轉桶之前的清潔是必要的,採用不銹鋼製造的發酵槽,主要是不想讓容器本身的味道滲透到酒裏。2013年份的黑后葡萄酒大約還會再此靜置一段時間(2-3個月),讓酒液得以澄清、穩定酒色,並且很緩慢地讓尚未完全發酵完的殘糖,完全發酵結束。

見習六 (3)_meitu_3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