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原來是木瓜,融入台灣 不冷也開花

每年春節前,不少民眾喜歡買花卉盆栽佈置環境,蝴蝶蘭、鬱金香等色彩鮮豔的盆花特別受歡迎。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年來大力推廣的「寒梅」,也是明豔的盆花,日照越多花色越鮮紅,日照減少時花色轉為粉紅色。

花蓮農改場幾乎每年春節前都會發佈新聞稿,鼓勵民眾購買「寒梅」,去年說:「農曆年節的腳步漸近了,就在愛屋裡擺盆艷麗的寒梅,來迎接新的一年吧!」今年則是說:「讓清雅高貴的寒梅,帶給您闔家圓滿發財喜年年。」每年冬天熱鬧的年節氣氛中,寒梅雖美,但背後卻有著一連串淒淒慘慘的飄零身世。

寒梅不是梅花,以前叫「木瓜」

1558575_795350417147397_1106818330_n
寒梅不是梅花,也不是海棠。它的果實像長在樹木上的小瓜果,因而在古早稱為木瓜。至於現在大家熟知的木瓜,其實是番木瓜。 提供/花蓮農改場

「梅花、梅花滿天下,越冷它越開花」, 這首經典歌曲《梅花》歌頌梅花的堅忍,但是很抱歉,「寒梅」不在被歌頌的範圍內。

「寒梅不是梅花,它其實是木瓜」,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張聖顯深呼了一口氣,直截了當說,「寒梅這名字是取其在寒冷天候開花的寓意,但寒梅不是梅屬,它是木瓜屬,本來它的名字是木瓜。」

「寒梅本來叫『木瓜』,因為它的果實像長在樹木上的小瓜果。現在大家熟知的木瓜,最早其實叫『番木瓜』,後來番木瓜直接叫木瓜。古早的木瓜名字被搶了,只好改名叫做寒梅。真是喧賓奪主呀!」張聖顯感慨的說。

寒梅又稱貼梗海棠,但不屬於海棠家族

寒梅不只被「木瓜」搶走名字,還被古時候的中國文人取錯名字、放錯家族。寒梅花朵的形狀、顏色與海棠類似,加上花朵直接著生於梗,因此被古人取名為「貼梗海棠」,這名稱雖然符合外觀特點,但是卻完全擺錯了家族。

被古人稱為「貼梗海棠」的寒梅,根本不是海棠。兩者雖同「科」,但既不同「屬」,也不同「種」。海棠是薔薇科蘋果屬,貼梗海棠則是薔薇科木瓜屬。也就是說呢,寒梅不是梅花,不是海棠。它是薔薇科木瓜屬的溫帶落葉性灌木,學名叫做Chaenomeles,英文俗名叫做Flowering quince。

來自北國的寒梅,來到熱情的台灣

1528736_795349507147488_1263140467_n
寒梅花朵的顏色,會隨日照強弱變化,日照下成鮮紅色,移到室內,會逐漸轉為粉紅色。 提供/花蓮農改場

 

寒梅之所以叫做寒梅,就是因為生性耐寒,而且因為是灌木,容易修剪成盆栽,鐵骨剛勁的枝,殷紅似血的花,被日本人視為花物中的名品,稱其為「長壽梅」。

北國出身的寒梅,歷經多年辛酸才在台灣安身立命。台灣在日本時代、戰後時期,全台各地都有農友嘗試栽培寒梅,但都因為天候不適合而式微。

不過在二十多年前,宜蘭地區的農友引入寒梅,搭配花蓮農改場投入研發,從種苗繁殖、花期調節到行銷通路,逐漸在宜蘭地區站穩腳步,目前宜蘭縣內農友種植寒梅面積約十多公頃,每年生產六萬多盆上市,市面上每十盆寒梅,就有九盆來自宜蘭。

寒梅的品種上百種,但各品種開花時間不一定,而且台灣冬天若不夠冷,就不會開花。花蓮農改場開發了花期調節的關鍵技術,讓寒梅能在年節前開花,研究員張研究員張聖顯說:「寒梅的花色眾多且艷麗,非常適合作為年節應景的花卉。」

歷經名字被搶走、放錯家族的身世之旅,寒梅來到台灣,克服不夠冷無法開花的問題後,終於在台灣的花卉市場上,以寒梅之名與美,與你相遇。

1544512_795349237147515_354643858_n
寒梅的花朵色彩鮮豔。 提供/花蓮農改場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