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菁寮老攝影師劉豐文 用相機記錄社區

這天一早,劉豐文換上全新的粉紅色夾克,扛著他的老相機與紅色蓋布,走在台南菁寮老街,開始一天的社區外拍行程。後廍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經理施慶明騎摩托車經過這位菁寮老攝影師身邊,開心喊著:「咱國寶今天出來攝像喔!」

在地老相館 為五千對新人拍照

578599_833773259971779_734827518_n
今年63歲的劉豐文(攝影/楊鎮宇)

今年六十三歲的劉豐文,南投竹山人,少年時本欲前往日本當廚師,因為喜歡攝影而留在臺灣,花兩年時間到台南、台中、台北等地的照相館學藝,「學功夫底的,就是要流浪」。學得一身功夫後,他先在台南新營開照相館,之後回妻子老家菁寮開設「新奇龍照相館」,至今三十餘年。

早期菁寮的照相館多以黑白照為主,不過劉豐文提供彩色照、外拍服務,他也大手筆投資器材,例如在一九七五年花十多萬買檜木材質的古董相機。他多拍婚禮、全家福、學校畢業照,最高峰一個月拍三十多對新人、一天拍七場婚宴,三十多年下來,拍攝超過五千對新人。

這位菁寮老攝影師保存的老照片,就像一頁社區史。以菁寮農村為背景的紀錄片【無米樂】,裡頭開手工棉被行的煌明伯年輕時的俊俏大頭照,到劉豐文的照相館就看得到。

1888444_833778066637965_1931676382_n
阮家古厝(金德興藥舖)屋主阮齊對劉豐文說,你這取景不錯喔(拍攝/楊鎮宇)

社區老攝影師拍菁寮的「村之寫真集」

【無米樂】這部片,讓台南菁寮成為觀光熱點,公部門也持續挹注資源發展社區產業、保存農村文化。長期在台南從事社區工作的《透南風》雜誌工作團隊,近兩年獲得台南市文化局補助「菁寮聚落文化保存活化再利用計畫」,透南風雜誌總編輯余嘉榮說,劉豐文這位老攝影師,讓他聯想到日本電影【村之寫真集】,這部電影講述日本一個小聚落即將興建水庫,村子中的老攝影師與他在東京當攝影助理的兒子,聯手為村落做最後的紀錄。

劉豐文就像日本電影裡頭的老攝影師,與村落中人熟識,懷著嚴謹的「職人精神」,用古董相機拍出在地鄉里的濃濃人情味。余嘉榮說:「老攝影師一直想繞村子一圈,嚴謹又溫柔的留下『菁寮的村之寫真』。終於等到這一天,我們有機會跟著老攝影師,重新認識菁寮。」

1901948_833774069971698_596100613_n
劉豐文與《透南風》雜誌工作團隊(攝影/楊鎮宇)

用拍照串連社區 勾勒農村的未來

拍攝這天,《透南風》雜誌工作團隊跟著劉豐文在菁寮聚落拍了六個人物,分別為阮家古厝(金德興藥舖)屋主阮齊、進成自轉車店老闆黃協成、見成家具行的錦春阿嬤、木工潘蕃薯阿伯、無米樂崑濱伯、退休農會秘書楊桂川。

劉豐文與被拍攝者都是數十年的交情,原先不太願意被拍的阿公阿媽,一聽到是「阿文」要來拍,馬上點頭首肯。

當木工的蕃薯伯,雖然在自己的工作間裡當「麻豆」,不過一面對鏡頭,還是不自在地扭呀扭,頻頻被老婆笑說:「你好像沙魯喔!」沙魯就是日文的猴子。劉豐文不虧是老經驗的攝影師,當下撿了根木材遞到蕃薯伯手中,讓蕃薯伯自在許多。

1554442_833774946638277_1230008981_n10003359_833775659971539_625625238_n
蕃薯伯的拍攝過程充滿趣味(攝影/楊鎮宇)

四年前從農會退休的楊秘書,與太太、孫子在自宅前合影。三十多年前,楊秘書與太太的新婚合照,也是在自家門口,也是由劉豐文所拍。

未來,劉豐文還會持續菁寮的聚落、人物,他的作品將做為菁寮在地攝影展、以及專書《菁寮的一年》的材料。透南風團隊的余嘉榮說,【村之寫真集】裡頭的日本村莊,是為即將被水庫淹沒的聚落做記錄,「台南菁寮則是為過往的農村文化做記錄,也透過拍照這個方式,把社區的人們拉進來,一起摸索農村的未來。」

1477401_833776293304809_640847920_n
農會退休的楊祕書,與太太、孫子合照。 拍攝/楊鎮宇

149250_833776523304786_1138444613_n
三十年前,楊祕書與太太新婚時,也是在自家門口由劉豐文來拍照。 拍攝/楊鎮宇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