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發呆覷 OPEN Awareness】2014年KKF自然農法工作坊在甲仙

瑞芳老師問:「有人沒看過粗糠嗎?」。我,舉手了。

瑞芳老師問:「有人沒看過米糠嗎?」。我,舉手了。

 
IMG_9248在兒時的印象中,大伙房以前有一台木製的碾米機,依稀似乎有看過,但卻從來沒接近過,當然也不曾觸碰過。我洗過米,煮過飯,但還真的不知道粗糠、米糠長什麼樣子,是什麼味道。

我算是家中,待在鄉下最久的子弟兵。卻也是所有年輕人中,對農村光景、農業實做最沒感情或天分的那個。所以要詳實紀錄在KKF甲仙工作坊的所見所聞,對我來說難度頗高。我不是學究、也不是農稼人,所以做不來。

 

但是在參與的過程中,腦中出現了一個想法。

 

IMG_9218

如果每個社區協會,都來教居民如何製作「在地微生物菌」,那久而久之,居民在自己的菜園裡,感受到了顯著的效果時,自然而然,就會發揮想像力,廣大應用在自己的田裡,不是嗎?

 

然後,我又想到了,像這樣的工作坊,為什麼只能侷限在一個小場所呢?

 

IMG_9221

真正需要的小規模農家,根本就無從得知友善農業的相關訊息。而就算知道了,他們也不會主動報名參與,偷偷幫他們報名,還會被罵到臭頭,結果還是只有若干有心人士有興趣繼續提升自己,農業的弱勢狀況依舊疲弱不堪。

 

應該來場,露天的大奉送才對!

 

而且還要維持短則兩天一夜,長則為期一周,讓每個路過的居民,每個人都有機會,因為好奇、接近、而產生試著做做看的念頭,慢慢、慢慢的接受這個更友善對待自己的農耕方式。

IMG_9281

但這需要多少經費啊?(摸頭)

 

更多照片在這裡

相關影片在這裡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