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有機農場做中學 青年投農的開端

李承浩讀中興農藝系時,曾經在台灣的有機農場打工換宿,也透過WWOOF(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平台到德國的有機農場打工,在勞動中體驗農場生活。大學畢業後,他加入生態農耕自然飲食推廣協會,與五位夥伴共同策劃了台灣的「青年回鄉有機學農推動計劃」,安排系列有機農業課程、參訪行程,為年輕學子提供認識有機農業的平台。

為有機農場與年輕人搭起交流平台

10150812_839582099390895_1406496231_n
學員在苗栗縣銅鑼鄉的迴鄉農場上課,認識有機農業。 提供/李承浩

「青年回鄉有機學農推動計劃」,以大學生、研究生為招募對象,提供兩階段課程,第一階段是兩天一夜的課程,在農場學習有機農業的發展、生產技術等基本知識,並搭配實作活動,第二階段也是兩天一夜的行程,參訪五間有機農場。

李承浩說,台灣農村需要新血,但是面臨了農村人口外流、老化的情況,若以農保人數來看,近二十年農保人數從一百六十五萬多人下降到一百四十五萬人,也就是說從農人口下降了十二%。

對有機農業有興趣的年輕人,若缺少實作經驗也很難有更多的體悟與認識。因此「青年有機學農計畫」打算建立平台,讓有機農場與年輕人有更多互動機會。

在農場中勞動、學習與生活

1622715_839587519390353_709137569_n
年輕人走入農場,參與農友的生活與工作。 提供/賴昭慧

生態農耕自然飲食推廣協會理事長賴昭慧認為,近幾年有許多年輕人關注土地、農業議題,但是不一定有機會深入了解有機農業,即使是農業相關科系的學生,也不一定熟悉有機農業,因為農學院教導的是農業相關知識,以及如何使用農藥,同時也普遍缺乏實際務農經驗,「透過我們的青年有機學農計畫,年輕人可以走入農場,參與農友的生活與工作,在實作中學習。」

三月二四日起連續三天,生態農耕自然飲食推廣協會將在台灣大學、中興大學、交通大學舉辦計畫說明會,並邀請有機農友分享經驗。例如台大場邀請的林榮宗,二十年前在台中市石岡區買了一片小山,種植蔬菜,不用農藥、除草劑,同時也大量種植樹木,做生態復育。

中興大學場的講者則是從事有機農業十多年的謝美麗,她主要種芭樂,因為不斷研究、嘗試生產技術而獲得神農獎。常有國外志工到謝美麗的農場打工換宿。

感受有機農友對土地的情感

賴昭慧說,青年有機學農計畫的培訓、實作課程,一定會讓學員有豐富的體驗,「其實農夫不一定弱勢,每位走有機的農夫都有不同的故事,有自己的理念與種植方法,但共同的是對土地的情感。」

青年有機學農計畫接受農糧署補助,去年底首次舉辦,今年預計舉辦四梯次,每梯次預計招收三十名學員。「青年回鄉有機學農推動計劃」的專案負責人李承浩說,他與他的工作伙伴們共同懷抱有機農業夢,想以培訓課程做為平台,把這樣的夢想分享給更多年輕人,一起來做台灣的有機農業大夢。

「青年回鄉有機學農推動計劃」,近日起開放報名,有興趣的年輕朋友可參考他們的臉書粉絲頁(http://ppt.cc/tf0j)。

1239588_839582909390814_853484816_n
青年有機學農計畫帶領學員做中學。提供/李承浩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