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賭性堅強的小農,沒轍
2014年03月29日,勤曾家的業餘南瓜田終於在兩位半農,加一位伴農,花了一天的時間,將臨路邊這丘南瓜田採收完畢。當然下午四點多,我也加入了半入為農的運送隊伍。
很多時後,我恨透了浮動的拍賣自由市場機制,但這個時候,則像個賭徒一般,愛慘了這個機制。土南瓜(木瓜型)價格一公斤再差也有20元,優則能到40元。就是因為這個關係,讓多數農家無法跳脫自由市場的禁錮中,因為只要吃過一次甜頭,不論摔倒了多少次,就是會想再賭那一百零一次的小確幸!尤其在極小規模農家身上,更能同時見識到那奇妙卻又堅韌不拔的賭性,以及那帶著不與世爭的硬頸或質樸性格。
對也不對的小確幸
面對這樣性情的農家,直讓人好氣又好笑,卻也無可奈何。勤曾家倆老心裡也很清楚,所謂的很好並不敷成本。卻寧可沉浸在土南瓜有10元算不錯、有20元算很好,有30元是可遇不可求,有40元是神蹟來著的小確幸中。
到底花五個月種植,每人想要領到每月22K或以上,這樣的大確幸什麼時後才會降臨到小規模的農家身上,老人家們連想都不想。很奇怪。卻很真實的在每個農村與偏鄉中上演著。
妙不可言的分檢觀念
除了真的壞慘慘到不行的之外,不論是不是有損傷與否,皆以大小來分類。說實話,對於這樣的分類觀念,我不是很能理解,不過這是他們習慣出給市場的分檢方式,念歸念也阻止不了就是了。雖然如此,這幾次的拍賣價格可都有30元的水準,所以個人覺得,如果倆老不要那麼青採(客語),極有機會向40元的那位看齊才是。
當我嫌棄勤曾倆老的分檢方式時,他們的回答可妙了。「你別看不起那些很醜有疤的不起,裡面還好好的,超好吃的不得了」,勤曾倆老重視內在的觀念根深蒂固,然後確實落實在分檢南瓜的行為上,我無語了。
淘汰品,分丟棄、送人吃這兩種
本人第一個反應是,「裡面壞掉,不能吃」,所以就會自動違背倆老的指示,往廢棄袋裡丟。
拍謝拉,勤曾家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我偷偷丟掉了好幾個類似的。我壓根不相信,這樣的南瓜怎麼還能吃。
但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拿去廚房,剖開,確認。結果是,老人家說對了。我錯了。
到餐桌-我味覺記憶下的土南瓜味道
雖然,淘汰南瓜的確裡面好好的,但到底吃起來的味道?
沒壞!如果真要形容的話,囊的部分與中間果肉帶點水分,口感不鬆,但很甜。但因為打成泥,另外加上也是別人家的土地瓜,讓綿密略帶水感的南瓜瞬間也帶出了鬆的口感。但地瓜會搶南瓜的味道,切記勿加太多。
很多人說,南瓜沒有味道,所以偏愛嬌貴的東昇、一品、栗子等南瓜,但也許是從小都吃帶皮南瓜,所以對於土南瓜的味覺記憶,其實是停留在皮下那幾釐米的果肉,所散發出的南瓜香氣。如果看倌跟我一樣把皮挖的很乾淨,那一層的口感與味道其實並不輸栗子南瓜。
而且除了土南瓜那幾釐米的果肉外,我第二喜歡的其實是帶有南瓜子的囊。像水果般一絲絲的水潤口感,伴隨咬破南瓜仁的堅果味道,那竄入鼻息的不一樣的南瓜香氣,是我對於南瓜第二個味覺記憶。其次才會是將以上兩種我愛的南瓜肉,去蕪存菁後的果肉打成的,南瓜濃湯或南瓜牛奶的味道。
當然,這樣的記憶也許是因為料理人的關係、也也許是我很少吃別人家南瓜的問題。
請問最少要購幾斤?一斤多少?謝謝!運費多少?
吳小姐您好:
【郵局貨到付款】
20公斤箱(含箱子與運費,1公斤約40元):1000元
少量購買(1公斤50元):數量 +運費150元
規格的部分,小600公克(1斤)/中900公克/大1200公克(2斤)以下
*少量購買將依箱子的規格,混裝。
*小農習慣以公斤計價,所以若有疑慮,請自行換算成台斤……
認購單或意見連結
http://urinntagari.wix.com/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