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不只在學校能進行,農夫市集有農夫與作物,更能帶領小朋友認識農業與食物。位在桃園市的桃樂有機市集,在四月的四個週日將舉辦「小小農夫體驗營」,每次課程都有講座與實作,由市集的農友當講師,教小孩實際認識種植、料理、銷售等環節。
有機農友 就是現成的講師人選

這週日(4/6)的第一堂課,參加的小朋友將領到斗笠、小盆栽與觀察記錄本。桃樂市集聯絡人藍永昱說,斗笠會作為之後三次課程的識別證,每位小朋友也會有自己的小盆栽,在體驗營中學習種小白菜,回家作業就是觀察、記錄小白菜的生長狀況。
桃樂有機農夫市集在去年七月成立,由桃園在地一群有機農夫集結創立。這些農夫都是桃園縣有機產業發展協會的成員,他們之前與新北市的學校合作,提供有機蔬菜,同時也到十多所國小舉辦農夫講座,也邀請學校到桃園的農場進行校外教學。
桃園縣有機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藍永昱說,他們之前到學校介紹有機農業時,小孩的回饋很熱烈,「我們做有機農業難免會感覺挫折、疲憊,但是每當與小孩互動後,又讓我們找到前進的力量,覺得我們正在做一件對的事,讓下一代關心土地、農業。」
藍永昱說,因此當他們這群有機農友成立桃樂市集後,除了銷售以外,也希望做一些推廣教育,也一直把舉辦課程當成工作目標。經過近半年籌備,他們在今年四月推出了「小小農夫體驗營」。

四次的系列課程 認識、體驗農業與有機食材

這個體驗營的四次課程,在講座部分,第一週講「小白菜的一生」,由農友講述小白菜從種子到餐桌上的旅程。第二週談「病蟲害」,有機農業主張不噴農藥,那要怎麼解決病蟲害呢?天敵、生物鏈等知識便很重要了。第三、四周則是介紹「堆肥」與「有機食材」。
如果只有講座,小朋友肯定坐不住。每次課程還有安排實作部分,第一週發下小盆栽後,當場帶小朋友「動手定植」小白菜,第二週「彩繪斗笠」,第三週學做菜,第四週由小朋友擔任「市集主人」來賣菜,所得將捐給公益團體,並頒發志工證書給小朋友,讓小孩一個月下來體驗農夫、廚師、市集主人及志工等角色。
這次是桃樂市集第一次舉辦小小農夫體驗營,藍永昱說:「歡迎爸媽帶小朋友來,完全沒有年齡限制,肯來我們就阿彌陀佛了。」
「讓農夫市集成為孩子認識農業、有機食材的起點。」藍永昱說,有機農夫市集很有條件做食農教育,農人有種植技術,也常與消費者互動,若有系統的整理這些經驗,其實能夠賦予農夫市集新的風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桃樂市集的相關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farmers.market.at.taoyuan
http://www.dorothy-tw.org/#!blank/c1keu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