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與銷售畢竟是不同的專業呀,我們在銷售上吃足了通路的苦頭。」雲林圭賚田園主人蘇俊睿投入有機農業十年,在生產技術面關關難過關關過,但是最近在銷售通路上卻遭遇空前的大難題。
通路商不收購 八千斤萵苣原地稍息

蘇俊睿夫婦與三位有機農友合作,共同在4.75公頃的農地上種植萵苣、白蘿蔔、茄子、番茄、高麗菜、檸檬、香蕉、柳丁等作物。
某通路商原先與他們約定收購萵苣、白蘿蔔,但兩個月前以「有機轉型期證書到期」為由,不再收購,導致八千斤的萵苣、六千四百斤的白蘿蔔還在田裡,不知銷往何處。
蘇俊睿的農場通過中興大學農產品驗證中心的驗證,不過因為土地分為五塊,承租時間有先後,因此有的已經取得有機驗證,有的還在有機轉型期。
蘇俊睿說,他有一筆土地的有機轉型期證書到期,已取得有機資格,只是還沒取得新的證書,「我很難理解通路商用這理由停止收購我們的作物。」
這幾年,蘇俊睿主要與三個通路商合作,一間就是上述中斷收購的通路商,另外兩間也逐步壓低收購價,價格一次比一次低,讓蘇俊睿的財務負擔越來越重。
還沒採收的萵苣、白蘿蔔,眼看就要成了肥料區,朋友建議蘇俊睿勤跑農夫市集或用網路行銷。蘇俊睿說,跑農夫市集,一天賣二十斤萵苣好了,但他田裡還有八千斤的萵苣呀!這次突然遇到通路商不收購的危機,他一時之間也不知怎麼進行網路行銷。
「我這兩個月心情真的很不好,之前工作的積蓄快見底了,只好去貸款,維持農場的運作。」蘇俊睿無奈地說。
中年轉業 有機栽培技術受肯定

十年前,蘇俊睿在電子業擔任高階主管,長期派駐海外,包括越南、菲律賓、加拿大、中國等地。那年他三十九歲,月薪三十萬,一年要繳上百萬的所得稅,但他為了陪伴當時三歲的兒子,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全家搬回雲林虎尾老家。
他辭去工作那陣子,每天清晨在虎尾慢跑、騎單車,時常看到農人在田間噴農藥,他回到家後,身上還聞到農藥味。他與太太蔡函霖商量後,決定人生下半場要在有機農業領域耕耘。
為了儘快掌握有機農業生產技術,蘇俊睿到台大、中興攻讀碩士學分班,研讀植物病理、植物生理學、土壤學、微生物學等專業知識。此外,他也參加中興大學的有機稽核員的培訓課程。
機械背景出身的蘇俊睿,自己設計大型蒙古包造型的溫室,利用空氣力學的原理,讓溫室內的熱氣自然排出。他不斷精進在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因此受邀到社大、職訓局、大學擔任講師,去年雲林農博時,他的農場也是參訪景點之一。
投入有機農業十年至今,蘇俊睿對生產面非常有信心,種植過的品項最多有六十幾種,都是有機栽培方式。但是銷售通路卻一直是蘇俊睿夫婦最苦惱的事。
找出路 加工研發、網路行銷通通試
有好幾年,他們種的有機文旦,賣不掉的就堆在家門口,放不下就拿文旦當肥料往田裡丟。蘇俊睿的太太蔡函霖說:「丟的好辛酸,一直丟也不是辦法,就開始想不如來做加工好了。」手炒柚香糖、手炒薑糖、手炒橙香糖、辣椒醬等加工品,就這麼一樣樣地研發出來。
蘇俊睿農場的作物多元,不過為了穩定收入,他們也會按照通路商的要求,種植對方需求的品項,例如萵苣、白蘿蔔,但是最近卻遇到通路商片面停止收購的危機。有興趣購買萵苣、白蘿蔔的讀者或通路,可與蘇俊睿聯繫。
電話:0929516393、email:sumlex.corp@gmail.com。
蘇俊睿設計的大型蒙古包溫室。 拍攝/楊鎮宇
您好~~我們是專賣農產品的商務網站,由財團法人農漁會南區資訊中心經營,看到您的報導我們很想幫忙蘇先生,目前已準備跟他連絡,如果確定配合銷售,請問這篇文章授權讓我們分享給我們使用麼?
沒問題,請盡量分享!只要註明出處就可以,謝謝您!
您好,敝單位為雲林縣農民大學,為農民教育單位,蘇先生過去曾與本辦於農業上有所合作,試問可否將此文章與相關照片引用至農民大學的網站供人閱讀嗎?(將清楚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