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長期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如何以飲食預防癌症?台灣營養學會舉辦「全國防癌飲食設計競賽」,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學生團隊設計一套「防癌彩虹食材圖」,並以當季、具有各式營養素的食材,搭配低碳烹調,獲得此次競賽的冠軍。
挑選有防癌功效的當季食材

防癌飲食競賽的要求為,先設計一人份的一整天菜單,接著現場料理,菜單設計與料理法都需符合癌症預防的飲食營養原則。
獲得競賽冠軍的海大食品科學系碩士班學生陳靜儀、陳浩恩、張恬嘉,以數據來決定為誰設計防癌飲食。陳靜儀說,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消費統計,每天外食的成年人口約有三百三十萬人,其中又以二十到三十五歲的男性居多,因此他們決定以年輕男性的外食族作為防癌飲食的對象。
在食材選擇上, 陳靜儀表示他們的參考基礎是衛生福利部頒布的第七版「每日飲食指南」,以及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與美國癌症研究所聯合發表的「飲食、營養與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接著再參考各式科學文獻,挑選具有防癌功效的食材,例如紫米具有抗氧化劑花青素(anthocyanin)、南瓜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β-胡蘿蔔素。
簡單料理 保留營養素 吃出食材本身的美味

陳靜儀說,挑選的食材除了具有防癌功效,也以台灣當季食材為主,最終他們選出了五十六種食材,設計了青椒麵、三色御捲、甜菜鮮菇湯、雙色地瓜西米露、芝麻木耳飲、養肝明目茶等餐點。
這些餐點,都採取蒸、煮、低溫快炒或涼拌燈方式。陳靜儀認為簡單的料理法,既然保留營養素,又能減少使用油鹽糖等調味佐料,「平凡的食材也能帶給人們美味又精緻的用餐感受」。
防癌彩虹食材圖 可供一般民眾參考

此外,海大學生團隊也設計春夏版與秋冬版的「臺灣防癌彩虹食材圖」。這兩張圖收集了本地具有防癌功效的食材,並且根據季節、食材的顏色,提供給一般民眾在選擇食材上作為參考。
不過海大學生陳靜儀也提醒,仍然要秉持均衡飲食的原則,這兩張食材圖只是參考用,不代表只有這些食材具有防癌功效,也不是說吃這些食材就好。
海大學生團隊的指導教授張君如說,期望學生設計的這套餐點,「為國內的團膳設計注入新思維,也盼望這次創作理念所衍生的餐點,能實現以飲食促進國人健康及預防疾病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