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苗栗大埔張藥房強拆案一週年,與此同時,環團最堅強的戰友、長期協助大埔案的「環境法律人協會」,卻傳出財政困窘消息,上月差點發不出薪水,許多受過協助的農民、環團都站出來聲援。長期關注土地議題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也為協會請命,協會律師不僅自費幫弱勢民眾打官司,還走入體制,協助民間提出法案和政府抗衡,「用法律讓台灣得到幸福」。
遍地烽火,人力、財務都出現缺口
從中科三期、四期,苗栗大埔開發案、桃園航空城、淡海二期開發案等,近年台灣環境運動遍地烽火,在每場聲嘶力竭的街頭抗爭中,除了第一線的環保團體,總能看見環境律師詹順貴瘦小的身影穿梭其中,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另一個頭銜是「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這個2010年才成立的團體,集結一群關心環境的律師、檢察官、法律系學生、學者,放棄以分鐘計算的薪水,分文未取,協助弱勢受害者。
詹順貴說,當時行政法院撤銷中科三期通過的環評結論,沒想到環保署不思改進,竟在4大報買廣告辯駁,法治精神蕩然無存,「士可忍孰不可忍」,許多律師看不下去,同時也意會,光靠個案式的打點似乎不夠,因此組織了環境法律人協會。
今年協會傾全力協助318運動、4月反核,318募得上千萬捐款,沒想到卻分散掉民眾小額捐款額度,上月財務出現危機,差點發不出專職秘書的薪水,逼得一向不輕易求助的詹順貴,在自己的臉書提筆寫下〈告急與許諾〉勸募信,呼籲民眾捐款支援。
詹順貴被好友暱稱為「遊俠」,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很「ㄍㄧㄥ」,看到他主動發募款信十分驚訝。他帶著靦腆笑容,略顯尷尬地說,現在案件越來越多,加上318、反核吸納太多能量,無暇募款,本來協會有秘書、專職律師、行政、議題研究員、兼差會計等4.5人,加上房租水電等基本開銷,一年支出接近200萬,但因經費拮据目前縮編到2.5人,實在沒辦法才賣老臉拜託大家。
台灣唯一法律智庫平台,環團好戰友
詹順貴參與各項法案修訂,協助勸募信一出,短短24小時就被轉載1千多次,其中不乏曾受過協助的環團,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環境法律人除了上法院,連立法院都是他們的戰場,環團修改《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都市更新條例》等,背後都有他們的蹤跡。
曾和他們合作《毒管法》修法的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呂翊齊認為,協會可說是全台獨一無二的法律智庫平台。前幾年許多人抗議科技園區開發案時,就發現台灣化學品管理制度還停留在19世紀,民眾全無資訊,因此民間不斷倡議修法,但2010年,環保署真打算修法時,民團卻連提出自己版本的能力都沒有,「當時真的很挫,我們連歐盟的化學品登錄制度REACH是什麼都不知道。」
當時地球公民求助成軍不久的環境法律人協會,擁有法律、公共行政背景的理事劉如慧跳出來幫忙,加上專長化工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組成黃金三角,從讀書會開始,4年來不斷和政府折衝,終於在去年11月修法成功,7.9萬筆化學品全都要登記,堪稱民間一大勝利,「如果不是劉如慧老師起草民間版本、仔細修改文字,今天不會有這個法。」
呂翊齊認為,民間團體經常聲援個案,但在修法、政策上的論述比較弱,個案累積起來最終得回到體制內解決,倡議協調、專業知識、法律背景,缺一不可,環境法律人協會提供民間團體很好的平台,進行體制內的改革。
近幾年和詹順貴一起在街頭奔走的徐世榮,直言:「政府應該要謝謝他,」近年許多環評被法院撤銷,靠得是詹順貴在法庭以理服人,為台灣社會提供安定,可能會有更激進的力量出現,「他雖然瘦小,但講的話卻是那麼重要。」
為受害者免費打官司,自己卻沒時間辦婚宴
許多農民聽聞他們經費拮据,除了心疼,還是心疼。因中科三期而被徵收8成梨園的王婉盈,至今仍記得第一次去見詹順貴的情況:「本來以為律師都一板一眼,沒想到他很客氣,慢慢聽我講了半小時,離開前我猶豫地問:『請問怎麼收費?』」他竟然立刻說『不用啊、不用啊。』我嚇了一大跳,沒想到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好的人。」
她說,其他律師光是討論,連正式的訴狀都還沒寫,就收了10多萬,協會不僅義務辯護,而且每次農民上台北抗議都陪在身邊,準備晚餐,許多長輩說,自己的兒孫都沒這麼周到。
苗栗大埔近日剛收割暌違4年的稻米,本來詹順貴想和同是環境戰友、去年公證結婚的老婆林子凌,在黃澄澄的稻子前宴客,卻因經費拮据,加上抽不出時間,只得作罷。
大埔自救會前發言人葉秀桃說,政府劃地回農後就不管了,復耕期間的農地細節、水路問題、設施,許多公文都靠詹順貴律師包辦,「外界看到他幫忙我們的大概只有10分之1。」這份恩情大埔農民永遠不會忘,希望外界能多捐款支持,順便督促詹律師,年底二期稻收割時一定要補請婚宴。
培育年輕律師,延續環境運動命脈
詹順貴被徐世榮形容為「台灣最窮的律師之一」,聲援反美麗灣事件時,他自掏腰包坐飛機到台東,自費到全台開庭更是常有的事,但他仍每月固定捐款給協會,只因太愛這片土地。
昨天早上,他正為剛考上執照、還未實習的律師,分享行政訴訟的技巧,餓到下午2點才吃午餐。雖然年輕律師受限於雇主、經驗,目前協會主要事務由詹順貴、林三加等老鳥負責,不過仍有約10位年輕律師投入。
他笑著說,早上演講「偷渡」了一些議題,例如他因為打環境官司認識了許多朋友,被原住民邀去豐年祭,甚至還有個阿美族名字,希望能育出小苗,讓自己喘口氣,「政府常說依法行政,如果有更多環境法律人投入,找出違法事由,就能挑戰他們的合法性。」
感謝大家,法律人協會燃眉之急已舒緩,請大家暫緩捐款。謝謝。
詹順貴
請問需要協助進行訴訟的律師志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