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吉園圃標章流竄今天上午在立法院成為質詢焦點,立委陳明文以台北市古亭市場與南門市場攤商販售張貼仿冒吉園圃標章的小番茄為例,怒斥吉園圃標章「隴是假ㄝ(全是假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聞訊,當下除了要求農糧署積極追查,也希望一周內農糧署能在全國各通路與傳統市場張貼各式標章正確資訊,教消費者辨別。
農糧署:追查小番茄供貨來源與仿冒標章源頭

農糧署農業資材組長莊老達表示,農糧署每年在田間與集貨場,平均會抽驗約4000件吉園圃蔬果進行農藥殘留分析,合格率約96%。至於市面上所販售的吉園圃蔬果產品,根據今年1至9月抽驗的結果,在農藥殘留的部分,抽驗224件,其中216件合格,合格率為96.4%,8件不合格者,均依照「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管理作業規範」要求暫停使用標章。
至於抽查吉園圃標章的標示內容,莊老達說今年1至9月共抽查300件,其中287件符合規定,合格率95.6%,13件不符合規定。不合規定的原因主要是標示防癌、無毒、減肥等情形。依「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管理作業規範」規定,對違約農友記點一次,並限期一個月內改善,輔導暫停出貨,改正後始得以吉園圃名義再行販賣。
莊老達表示,以上是針對農場進行規範。如果攤商或通路陳列販售貼有仿冒吉園圃標章的農產品,將會依違反商標法移送檢警機關偵辦。
莊老達說,立委陳明文上午檢舉古亭市場與南門市場攤商販售偽造吉園圃標章的小番茄後,農糧署立即派遣北區分署與台北市市場管理處人員前去稽查。古亭市場的部份,由於攤商並非販售有機農產品卻宣稱有機,除了立即依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開罰,將進一步追查小番茄的供貨來源與印製仿冒標章的源頭。
截至傍晚,農糧署表示,經追查南門市場及古亭市場販售的仿冒吉園圃標章產品,各查獲1件,來源均為同一供貨人,已依商標法進行後續查處。另為確保吉園圃標章的公信力,農糧署自即日起將加強派員至各賣場查核標章使用情形,如查獲冒用或印製,將依據商標法第96條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規定查處。
農糧署也表示,今年度起為強化生產追溯條碼機制,輔導農民自主管理產品安全與揭露生產資訊,吉園圃標章將配合QR-code(二維條碼)使用,消費者可透過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掃描吉園圃蔬果上的QR-code(二維條碼),以便利消費者查得生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