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監廚日記之一:小學如何搞非基

文/許心欣(台中市家長、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成員)

二年多前,因工作關係,以及為想了解校園午餐食安狀況加入家長會,有了幾個月的監廚機會和經驗,在這段期間校方對於我提出的建議,多能正面回應與採納,甚感欣慰,特為文將此過程與經驗寫出,期能提供給同樣關心校園食安的家長參考。

本篇將分享個人如何以孤鳥家長之力,讓學校先從蔬食日使用非基改食材進行嘗試,再至本學期全面實施非基改校園午餐之歷程。

建議招標要求非基改豆製品

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於2013年5月召開記者會,揭露台灣進口黃豆九成以上為飼料級基因改造黃豆,而中小學校園午餐每週至少有5-8道菜是黃豆製品,如豆腐、豆干、豆皮、豆包和豆漿等,原料幾乎都是飼料基改豆,為維護學童健康,要求飼料級基改豆製品退出校園午餐。

因此,我在6月參加期末午餐會議時,以列席身分發言,建議校方在遴選新學年的廠商時,能要求廠商使用非基改豆製品,但當時校長表示有困難,因非基改較貴,而午餐價格難以調漲,且無法以此限制招標。

102學年因故未再參與家長會,直至今年4月跟營養師連絡才發現學校開始自行抽驗食材,也要求廠商在每週一次的蔬食日提供非基改豆製品,在不調漲午餐費用的情況下,可能由廠商自行調配食材費用或自行吸收的方式處理。沒想到,校方後來用這樣的折衷變通方式,回應及採納了一個已非家長委員的建議。

這樣的改變,讓我在之後的午餐食安會議或是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經驗的分享,都會提到學校的正面回應與做法。

非基改從蔬食日開始

至於採用非基改豆製品的價差,當時團膳營養師提供資訊表示價差為20元/公斤,平均一餐使用60公斤,因此一餐需增加1,200元,除以全校師生約1,000人,每人每餐僅多1.2元。

從這學期取得的非基改豆製品價格表來看,發現不同豆製品的價格有差異,基改與非基改彼此之間價差從10-50元不等,不同豆製品的用量隨菜單而異。

基改與非基改豆製品價格表
基改與非基改豆製品價格表/許心欣提供

這個學期初,因結識同校注重食安的家長,因而再次擔任家長代表,並於代表大會上感謝校方在蔬食日採用非基改豆製品,並提出基隆復興國小家長會募款籌措費用讓校園午餐全面非基改的例子,建議家長會運用捐款讓所有豆製品都換成非基改。

沒想到此提議後來獲得新任家長會長的支持,並於常委會議中通過校方所編列的非基改預算-每月8,000元,一學年9個月共72,000元,且列為優先執行的項目,自10月21日起全面實施。

即將參訪豆製品加工廠

很高興在監廚過程中,遇到重視家長意見的午秘和校長,也承蒙家長會的支持,得以讓本校成為台中地區率先搞非基的學校之一,謝謝所有肯定與支持的親師。

近日監廚家長更將受邀前往參訪中部供應團膳非基改食材最主要的豆製品加工廠,屆時將可一窺生產流程和詢問相關事宜,也將再撰文介紹此行結果。


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
E-mail:nogmolunch@gmail.com
FB:www.facebook.com/nogmolunch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