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刈禁用爭議,農、學、醫界首度對話 劇毒農藥管制機制

劇毒農藥巴拉刈致死率達7成,醫界禁用聲浪不斷,農委會擬在明年建立代噴制度,領有執照者才可購買、使用;昨天中華民國雜草學會召開年會,首度邀請毒物科醫師分享農藥中毒案例,不過現場大多數的農民、農藥業者仍砲聲隆隆,直言「要防自殺,是不是連木炭都要禁?」有農民認為,醫師應到農村宣導,親眼看到中毒圖片,農民才會乖乖穿戴口罩靴子,自殺者也比較容易打消念頭。

喝一小口,致死率達7成

10384518_968916033135975_4126098769777403257_n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

巴拉刈是台灣銷售量第二名的除草劑,普遍使用在葉菜、茄科、紅豆等作物上,但因口服急毒性高,只要4c.c.就能致死,衛生福利部2012年就提案,建請農委會全面禁用,降低自殺率,當時因影響太大被打回票,不過近年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加強劇毒農藥管制,明年擬仿照美國政府,限定只有合法的代噴業者才能使用巴拉刈,引起正反批評。

由學者、農藥業者、相關人士組成的中華民國雜草學會,昨天召開年會, 特地以「巴拉刈除草劑禁用之探討」為題,蒐集產官學界意見,特別的是,今年學會首度邀請立場迥異的醫界參與討論,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分享臨床治療經驗。

根據洪東榮統計,中國醫312位口服巴拉刈中毒的病人,有高達238位不治,死亡率達76.3%,其餘醫院的數字也多在7成左右,而且死亡過程非常痛苦,有病人因肺部纖維化、肺泡損傷,雖因不明原因幸運活下來,但每逢感冒就插管,撐了6年仍不幸死亡;大部份的患者則會在幾周內緩慢死亡。

已故醫師林杰樑生前曾針對巴拉刈中毒,研發出重覆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脈衝療法,加上血液除污,不過死亡率仍有50%。

洪東榮說,由於土壤可吸附巴拉刈,坊間曾流傳吃土解毒,但實際上效果有限,誤喝的患者應在第一時間大量喝水,催吐巴拉刈。

農民盼醫師到鄉鎮宣導正確使用巴拉刈

10421612_950074148353497_4508016010606264883_n
巴拉刈屬劇毒農藥,沒有解藥劑,因為過了專利期所以價格相對便宜,是農民愛用的除草劑

面對敏感的禁用問題,洪東榮含蓄表示,只是來分享臨床經驗,應交由主管機關討論,但也認為主管機關應好好管制;雜草學會理事長張賢懿則表示,學會是個中立的平台,透過這個機會聽取不同的意見,是很好的交流開端。

與會農民高金聲也反對全面禁用巴拉刈,但他認為,研討會的參與者多是學界、農藥業者,對巴拉刈本就有一定認識,反倒是最常接觸的農民需要教育,醫師應下鄉宣導。

他平常會到各鄉鎮教育正確用藥,看到許多農民只穿短袖、短褲、拖鞋,連口罩手套都沒戴就開始噴藥。「但我講他們只會怕一點,醫師來講比較有說服力,」醫師不必講多,只要拿出中毒的圖片,農民親眼見到沒做好防護對肝腎的影響,自然會乖乖戴起口罩,也能降低自殺者服用巴拉刈的念頭。

此外,巴拉刈經常被用於紅豆,方便落葉採收,雖至今未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但高金聲說,大部份農民巴拉刈稀釋度在100倍以下,遠比農改場推薦的200倍還要濃,「因為農民用的是污水,導致藥效不佳,自然會加重使用」,除對身體有影響,還可能產生超級雜草,許多茄科雜草已對巴拉刈有抗藥性,農委會應趁此次禁用爭議,到各地開公聽會,藉機教導農民正確用藥。

防檢局預定明年實施,業界反彈大

昨天多數的參與者都反對全面禁用巴拉刈,也質疑代噴將增加農民負擔。輔導高屏紅豆的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廠長黃德昌認為,不能因為有人拿來自殺就禁用,「這樣的話以後木炭是不是也要禁?」

他說,許多數據都證明,巴拉刈容易被光分解,對環境影響比其他除草劑如嘉磷塞、固殺草小,且價錢最便宜,紅豆一分地才賺4千,代噴工錢加藥劑費就要300多,最終還是弱勢農民吃虧。

農藥業者台灣巴斯夫公司技術經理黃明舉也認為,目前市面上找不到價錢、藥效和巴拉刈一樣好的除草劑,以紅豆為例,巴拉刈幾小時就能讓植株落葉,用別的藥劑,可能要說服農民等7天,不是不能禁用或採代噴制度,但必須改變農民的耕作習慣。

對此,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絕對沒有不照顧農民,防檢局目標是讓劇毒農藥逐步退出市場,或建構代噴制,巴拉刈只是其中一環,而且還是有替代藥劑;整體方向不會改變,預計今年底預告法規,明年上路。

延伸閱讀:防自殺濫用,農委會擬建巴拉刈代噴制度

10858564_968915243136054_4917905493170915371_n
中華民國雜草學會的年會討論巴拉刈禁用爭議,與會業者多半反對禁用(攝影/林慧貞)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