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古早農機求醫記

按:每年固定舉辦插秧、收割體驗活動的「裡山塾」,使用多年的脫穀機居然壞掉了,為了持續辦理體驗活動等種種因素,當然要送修嘍,送修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傳統農機在現代所要面對的問題,也瞭解了脫穀機發展的歷史,今天就來聽「裡山塾」的大象哥哥說故事吧!

引擎式脫穀機「裡山塾」每年固定都會舉辦「插秧」、「田間觀察」、「刈稻」等等與稻田相關的體驗活動,而在所有稻田體驗活動當中,唯有「里山刈割」這項活動中會讓來參與的夥伴使用到有濃濃古早味的農機—脫穀機。

曾經參加過「里山刈稻」夥伴們,應該都還記得這台利用引擎帶動的脫穀機(俗稱鼓仔桶),將收割下來的稻穗變成一粒粒金黃的稻穀。然而,今年七月份準備要收割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脫穀機底部的木頭被腐蝕了!

脫穀機底部的木頭,是脫穀機在田地中要移動時,可以像雪橇那樣靠人力拖拉的重要零件,雖然木頭腐蝕不會影響收割時脫穀的操作使用,但是在移動時還是有點不方便,將脫穀機送修勢在必行。

問題來了,要送去哪?

打電話到苑裡附近的農機行,「現在已經沒有人在用這種東西了,也沒有師傅可以修」;問木工,「這是農機要找修農機的」。這下該怎麼辦?難不成要自己修?!還好,在多方詢問之下,總算是問到一家位在大甲的「大苗農機行」,老闆說他們不只會修理,現在也還在生產這類看似落伍的農機呢!於是我們跟農機行老闆約好時間,請佳樂果園主人張先生協助,開著貨車把脫穀機運送到大苗去修理囉!

透過這一次送修脫穀機,除了更換腐蝕的木頭,也趁機為脫穀機健康檢查一下,把已經損壞但是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也一併修復之外,同時,我們也趁機瞭解了一些台灣農機發展的歷史和現況。

脫殼機的歷史演進

甩桶台灣早期的收割工作會組織一個割稻班,一班約12人,大家分工合作來進行收割的工作,而田地的主人則要準備豐盛的割稻飯來款待割稻班的工人。早期以鐮刀收割後的脫穀方式是以「甩桶」來進行脫穀,手握稻稈將稻穗用力甩在桶子中的那片有點像洗衣板的木板上,使稻穀和稻稈分離,使用上相當耗時費力。

而目前大家在參加這類收割活動所見的腳踩式脫穀機,則是一直到了日治時期才從日本引進技術,因為是以杉木等較堅硬的木材製作,所以價格也相當昂貴,根據李新隆(2014)的文章指出,當時一台脫穀機要用兩千斤的稻穀去換,那兩千斤的稻穀又可以賣多少錢呢?依據葉淑貞(2011)報告中的資料換算在當時大約可以賣350圓左右,而當時小學老師一個月的薪水才50圓,真的是相當昂貴阿。

腳踏式脫穀機了60年代,由引擎帶動的脫穀機出現了,材質也從木材變成金屬材料,不僅加速了收割所需的時間、減少人力需求也更堅固耐用。

到了70年代,政府力推農業全面機械化以後,就是現在大家在農田中常見的收割機了,收割、脫穀、篩選一次完成,更加快速,也大幅的降低人力需求,只需3人(一人開收割機,一人負責收割田角等收割機無法處理的角落,並將割下的稻穗送入收割機脫榖,第三位則是負責開大卡車運送收割機的人)即可完成收割工作。

雖然現在大多數的農田都採用收割機,但在梯田這種收割機無法進入的環境,還是需要使用腳踩或引擎帶動的脫穀機來協助收割工作。但是機械在使用上難免會有損壞的情形,現在會維修的人已經少之又少,而還有在生產脫穀機的據瞭解可能更少了。

在地雜糧復耕需要小型農機

收割機其實在「裡山塾」送修脫穀機之前的一個月,「大苗」正在加緊趕工,生產25台腳踩式脫穀機要外銷到非洲的農耕隊使用,原來現在「大苗」的業務以製造外銷農機為多數,台灣很少人在用這些了;老闆也很自豪地說,現在全台灣的農業改良場中所使用的腳踏式脫穀機也都是他製造的!

只是現在的脫穀機都是以金屬材質製造,而脫穀機一年當中使用的時間較少,引擎式的還多了保養引擎這項工作比較麻煩,因此現在還是以生產腳踩式的居多。所以「裡山塾」這台引擎帶動的脫榖機就更加珍貴了!

另外,台灣過去也曾生產相當多的雜糧,但是不敵外國雜糧低價傾銷,使得台灣的雜糧自給率越來越低迷。所幸近年漸漸受到重視,開始推動雜糧復耕計畫,而參與復耕的又以小農居多,耕種面積不大,引進國外的大型農機又不符成本。有心想復耕雜糧卻沒有適合的農機具可以使用,該怎麼辦呢?所以「大苗」最近也開始依客戶需要,生產適合雜糧使用的各種農機,如大豆剝殼機,薏苡、高粱脫穀機,玉米脫穗機等等,專屬雜糧用的各式收穫農機,讓雜糧復耕更加得心應手。

大苗農機還有一個例子也很有趣。一般人對香港的印象不外乎是很進步、相當都市化的城市,但香港以前也是有生產稻米的喔,只是到了60年代之後漸漸式微,80至90年代幾乎絕跡,一直到2006年,在長春社的水稻復育計畫下才又出現了香港當地的水稻。

然而在香港當地已經找不到農機可以使用,長春社甚至派員到台灣來尋找可用的農機,要帶回香港去使用呢。

隨著時代在進步,農業所使用的機械也越來越進步,節省了相當多的人力和時間,透過這一次送修脫穀機的經驗,也瞭解了一小段台灣農業的歷史。而農村人口老化和外移的問題使得農村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大型農機具看起來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在農業工業化的情況下,追求快速有經濟效益的生產方式,似乎又少了這麼點人情味。

參考文獻:
葉淑貞,2011, 日治時代台灣地租之決定因素,臺灣銀行季刊,62:2,P.215–254。
李新隆,2014,7旬老師傅製脫穀機 捐贈詔安客文館,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 子報,第2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