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勇士爸媽站出來 守護學童午餐~新竹縣校園午餐家長培力講座(溪北場)」在新竹縣體育場大型會議室召開。會中安排「新竹縣校園午餐推動現況」、「全台校園午餐運動發展」、「家長如何參與監廚」、及「基改退出校園午餐的重要」等專題分享。
重視學童午餐 新竹縣府正積極協調「地產地消」
新竹縣教育處體健科陳營養師及蔡營養師為家長報告:新竹縣政府過去幾年以及未來正在進行的各項校園午餐工作推動情況,新竹縣政府重視學童午餐,因此教育處也積極建置校園午餐網頁,並與農業處積極協調「地產地消」事宜。
校園午餐行動的十年之路
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發起人陳儒瑋從自身參與經驗,與在座關心校園食安的家長們分享自2005年迄今政府與民間的校園午餐行動十年之路。
2005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舉辦「校園裡的大嚐津」座談會,緊接著2006年至2007年分別於全台各縣市舉辦「許孩子一個健康的未來」家長研習會,不僅提出校園午餐國策化的願景,更進而促成教育部承諾依學校衛生法補足營養師編制;2008年綠色陣線協會發起連結原鄉經濟與校園午餐的「嘴巴革命」;2011年溪州托兒所與宜蘭展開在地食材供應計畫、喜願小麥與全教總發起「麥田見學」,而上下游新聞市集製作營養午餐專題並於當年底召開研討會;2012年台中市成立跨部門與民間參與的「學校午餐促進委員會」,台南市領先公布「學校午餐自治條例」;2013年新北市開始全面實施一周一道有機餐政策;2014年民間志工發動基改食材退出校園行動;2015年食材登錄平台全面上線,民間團體則醞釀推動制定食農教育法。
他表示,這一切進展並非都是憑空得來,其中歷經了許多家長、民間團體及主管機關的努力。而今天這一場新竹縣的家長培力講座,就是未來十年之路的開始。
台中家長分享校園監廚及政策倡議之經驗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許心欣表示,自己是從2011年CAS毒貢丸午餐事件才開始關切校園午餐食安,透過組織力量促成台中市設立家長和NGO參與的學校午餐健康促進委員會,三年來台中校園午餐不僅招標從最低標改成最有利標、午餐資訊更全面上網透明化,而今年下學年起將補助午餐食材費5元,分階段實施非基改和增加在地食材次數等。
此外,她更以自身在小學監廚的實務經驗,分享檢視廚房現場與流程、閱讀午餐辦公室食材抽驗資料、要求拍照、試吃、抽驗到要求校園提供非基改豆製品等過程所遭遇的阻力與進展。
最後說明主婦聯盟今年將推動食農教育法制化,包括修學校衛生法,培力營養師為午餐把關,增設飲食教育課程、呼籲地方政府訂定健康飲食權自治條例,以及新立食育基本法等,以提升校園午餐品質、推動飲食教育和地產地銷等。
避免基改風險要從校園著手
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發起人黃嘉琳從全球基改作物和食品現況切入,分享推動校園午餐使用非基改製品的背景脈絡。她強調,國際間有越來越多獨立研究指出基改食品的風險,跨國農企公司基於龐大利益向全球行銷,無異於將孩童當成基改白老鼠。
台灣人大量食用進口的基改黃豆,學童午餐亦充斥各式加工豆製品,家長務須為孩童的健康把關。目前全國已有十九位縣市長承諾無基改的校園午餐,正是家長採取行動,與地方政府一同改善學童食安和飲食教育的契機。
專題結束後,也安排新竹縣政府教育處體健科、新竹縣市校園午餐行動、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新竹分社等,與在場家長進行座談。與會家長獲得新竹縣完整現況,表示對其參與午餐工作大有助益。
3月20日上午9點至12點,將有第二梯次的工作坊,歡迎關心校園午餐民眾參與。
第二梯次活動資訊及網路報名:http://goo.gl/forms/3T5GjWlz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