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公館鄉的休閒農業區「黃金小鎮」近來特別熱鬧,由黃金小鎮協進會創立的品牌「黃金百桶。珍月果汁」不僅以社區的力量解決水果生產過剩問題,也為休閒農業區的發展增添更豐富的想像。
早上九點,Me棗居自然農園的加工室飄來陣陣果香,負責人陳富昇與同事陳又睿忙著將剛煮熟的百香果與桶柑倒入脫渣機,管口汩汩流出熱騰騰的果汁,趁著冷卻的空檔,兩人先洗淨空玻璃瓶,之後在果汁裡加入適量的糖,「黃金百桶。珍月果汁」就大功告成。
這一瓶瓶具酸甜滋味、原汁含有率達50%、堅持純手工製作的金黃色果汁,背後故事其實是由社區成員的愛心串聯而成。
社區自發動員,為小農解決生產過剩問題

82歲的農友林月招阿嬤擁有四分地大的桶柑園,本應為豐收歡喜,然而今年冬季桶柑盛產,一時面臨滯銷和不耐保存等困境。苗栗縣黃金小鎮協進會理事長林瑞英號召協進會成員與志工幫忙採收,今年一月在「棗之禮」店面前的廣場叫賣促銷,雖然順利招來客人,「但我們邊做就邊想到下一步,不希望只是曇花一現。」林瑞英說。
剛好協進會成員、同時也是Me棗居自然農園的負責人陳淑慧原本就有果汁加工室與技術,他們靈機一動,將林月招阿嬤的桶柑結合另一位農友邱月梅種的百香果製成果汁,發現風味絕配。
於是,協進會向兩位農友大量採購,選擇賣相較差,但仍不影響品質的桶柑與百香果,花了兩天日夜趕工,第一批共生產3000瓶果汁,果汁成功延長水果的壽命,保存期限可達十個月,除了開放網路訂購,也鋪貨到當地的農會和餐廳。
至於取名為「珍月果汁」,「是因為剛好兩位農友的名字裡都有『月』字,代表珍惜兩位耕耘不輟的客家人,」林瑞英說。
林月招阿嬤對於協進會成員的熱心協助充滿感謝:「不好意思讓大家為了我自己的東西那麼忙,還幫我放上網路促銷。」

農村自行發揚在地農產品,間接帶動觀光休閒農業

「這是第一個凝結社區的活動,黃金百桶不是一次性的產品,我們希望之後還有更多黃金小鎮系列。」林瑞英說,客家人的個性比較保守,社區裡其實有許多人才,只是彼此間缺乏連結,「希望大家在做這件事情時能夠凝聚共識,用社會企業的方式解決在地問題。」
陳淑慧也說,「黃金百桶」不靠外來的加工業者收購原料再製,從生產、加工、包裝到銷售,完全都由社區成員包辦,自主發展當地特有農產品,建立農村特色,賺的錢也回饋到協進會成員身上,「我認為這才是對當地休閒農業最好的模式。」
黃金小鎮系列剛起步,透過農民自產、協進會成員幫忙加工、鋪貨與上網銷售,自發提升在地一級到三級產業,林瑞英期盼:「希望消費者喝到的不只是一口果汁,還可以感受到社區農業的文化。」
如果想訂購「黃金百桶。珍月果汁」,可打電話:0970-170571陳又睿小姐或上「鮮活農市˙攏是鮮活」網址http://www.freshop.com.tw/欲了解更多詳情,可搜尋FB粉絲專業「苗栗縣黃金小鎮協進會-休閒農業區」https://www.facebook.com/raine.gotown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