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前志工「海龍」時常拖著水藍色行李箱在各小學穿梭,2013年他發起「健康海洋,為海而走」活動,目標是到全台2659所小學分享「海洋的故事」,讓孩子認識海洋、土地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目前足跡遍及139所小學,共走了400多公里,暑假時還會帶孩童到東海岸淨灘。
海龍平常最喜歡搭船出海,但每每颱風過後,總會看到海面上與岸邊漂浮著五花八門的垃圾,「我認為塑膠垃圾對海洋是無解的問題,像花蓮奇萊鼻的掩埋場靠近海邊,就有很多垃圾浮在海中。」
海龍也認為,雖然台灣四面環海,但台灣人卻懼山怕海,覺得海邊是危險的。為了讓多數人能更認識和親近大海,海龍2013年11月3日起毅然決然放下工作,到各小學巡迴演講。
但海龍並非海洋相關科系出身,不希望只談一些艱澀又抽象的理念,「先認知海洋的重要,才能展開保護行動,想一想後,我覺得可以從小學開始著手。」
於是,海龍依六個主題規劃路線,包含山邊、平原、深山、河流、沿海、市中心,以逆時針繞著台灣走過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目前第一階段先拜訪「山邊」的139所小學,「因為山邊的孩子比較少接觸海洋,有些人甚至沒有去過海邊。」
「以工換願」,認同理念可贊助旅費

然而,到各地小學拜訪需要金錢,海龍以徒步、搭便車及「以工換願」的方式累積經費,也就是透過工作,換取下一次到其他學校推廣海洋文化的經費。
海龍說,最初「以工換願」希望以一天三小時、時薪199元的方式沿途幫別人打工,或是為別人拍照,一張收費9元,讓他能繼續到各地分享健康海洋理念,但執行上有困難;後來改成販售手工皮革鑰匙圈、手工烘焙咖啡和T恤,只要支持他的理念,都可以贊助旅費,目前共有188位支持者,並賣出402個鑰匙圈。
透過主動拜訪或各學校口耳相傳邀請,海龍到許多國小分享海洋的故事,解說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重心放在三個重點:調節溫度、保育鯨豚與減少一次性塑膠垃圾。
海龍會先從海洋能調節環境溫度說起,跟學生打成一片,例如「今天如果沒有海水,你們坐的桌椅都會變成火桌和火椅囉!」他也播放影片,讓小學生數影片中出現幾隻鯨豚,猜中的人可以獲得手工鑰匙圈,藉此介紹台灣常見的飛旋海豚與花紋海豚。
說這麼多故事其實是有用意的,海龍最後會從鯨豚帶到沉重的話題--海邊的「一次性塑膠垃圾」。「我會問小朋友:『你希望游泳時垃圾黏在你臉上嗎?怎麼減少垃圾能讓海洋更健康?』讓大家開放討論。」

巡迴演講奏效,華南國小推「換願咖啡」,為花蓮淨灘行募款

雖然每回演講,海龍都會提醒孩童盡量減少一次性塑膠垃圾,像是平日少用吸管、寶特瓶、免洗餐具和打火機等,但他並無法確切知道推廣成效。
其實,海龍傳達的理念正在無形中發酵。例如雲林華南國小因為聽完海龍的演講,去年暑假為了到花蓮進行七天六夜的健康海洋行動,包含淨灘、出海清理垃圾,便以當地名產義賣「換願咖啡」,募得十八萬的旅費。
海龍希望孩童在認識海洋的過程中,能了解何謂「極美與無私」。「海洋是大自然才能創造出的美景,現在許多小孩用太多電子產品,雖然不可能帶他們去海邊,但我鼓勵他們接近真正的海洋,希望有一天能實際體會和觸摸。」
即使有時到學校拜訪、提倡保護海洋理念並不是那麼容易,可能因校務繁忙、辦活動或被當成怪人而遭拒絕,但海龍始終相信,環台過程中如果能遇到有緣人,呼籲下一代了解海洋、土地與身體健康的關聯,是他最大的成就。
如果想邀請海龍到學校演講,可上網填表單預約:http://goo.gl/PYTpNx
部落格:http://healthyoceans.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臉書:健康海洋,為海而走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5%81%A5%E5%BA%B7%E6%B5%B7%E6%B4%8B%E7%82%BA%E6%B5%B7%E8%80%8C%E8%B5%B0/169797423219714?sk=timeline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