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海洋健康而走,海龍「以工換願」巡迴139所小學

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前志工「海龍」時常拖著水藍色行李箱在各小學穿梭,2013年他發起「健康海洋,為海而走」活動,目標是到全台2659所小學分享「海洋的故事」,讓孩子認識海洋、土地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目前足跡遍及139所小學,共走了400多公里,暑假時還會帶孩童到東海岸淨灘。

海龍平常最喜歡搭船出海,但每每颱風過後,總會看到海面上與岸邊漂浮著五花八門的垃圾,「我認為塑膠垃圾對海洋是無解的問題,像花蓮奇萊鼻的掩埋場靠近海邊,就有很多垃圾浮在海中。」

海龍也認為,雖然台灣四面環海,但台灣人卻懼山怕海,覺得海邊是危險的。為了讓多數人能更認識和親近大海,海龍2013年11月3日起毅然決然放下工作,到各小學巡迴演講。

但海龍並非海洋相關科系出身,不希望只談一些艱澀又抽象的理念,「先認知海洋的重要,才能展開保護行動,想一想後,我覺得可以從小學開始著手。」

於是,海龍依六個主題規劃路線,包含山邊、平原、深山、河流、沿海、市中心,以逆時針繞著台灣走過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目前第一階段先拜訪「山邊」的139所小學,「因為山邊的孩子比較少接觸海洋,有些人甚至沒有去過海邊。」

「以工換願」,認同理念可贊助旅費

10994876_717281865059566_3454788214991706457_n
海龍以徒步、搭便車方式到全台各小學巡迴演講,推廣「健康海洋,為海而走」活動,目前足跡遍及139所小學。(圖片提供/海龍)

然而,到各地小學拜訪需要金錢,海龍以徒步、搭便車及「以工換願」的方式累積經費,也就是透過工作,換取下一次到其他學校推廣海洋文化的經費。

海龍說,最初「以工換願」希望以一天三小時、時薪199元的方式沿途幫別人打工,或是為別人拍照,一張收費9元,讓他能繼續到各地分享健康海洋理念,但執行上有困難;後來改成販售手工皮革鑰匙圈、手工烘焙咖啡和T恤,只要支持他的理念,都可以贊助旅費,目前共有188位支持者,並賣出402個鑰匙圈。

透過主動拜訪或各學校口耳相傳邀請,海龍到許多國小分享海洋的故事,解說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重心放在三個重點:調節溫度、保育鯨豚與減少一次性塑膠垃圾。

海龍會先從海洋能調節環境溫度說起,跟學生打成一片,例如「今天如果沒有海水,你們坐的桌椅都會變成火桌和火椅囉!」他也播放影片,讓小學生數影片中出現幾隻鯨豚,猜中的人可以獲得手工鑰匙圈,藉此介紹台灣常見的飛旋海豚與花紋海豚。

說這麼多故事其實是有用意的,海龍最後會從鯨豚帶到沉重的話題--海邊的「一次性塑膠垃圾」。「我會問小朋友:『你希望游泳時垃圾黏在你臉上嗎?怎麼減少垃圾能讓海洋更健康?』讓大家開放討論。」

11035626_717282801726139_4631284672480034458_n
猜中影片中鯨豚數量的學生可以獲得手工鑰匙圈,海龍藉此機會介紹台灣常見的飛旋海豚與花紋海豚。(圖片提供/海龍)

巡迴演講奏效,華南國小推「換願咖啡」,為花蓮淨灘行募款

21187_717283841726035_5053034529391203383_n
海龍「以工換願」,販售手工皮革鑰匙圈與手工烘焙咖啡,吸引認同理念的有緣人贊助旅費。(圖片提供/海龍)

雖然每回演講,海龍都會提醒孩童盡量減少一次性塑膠垃圾,像是平日少用吸管、寶特瓶、免洗餐具和打火機等,但他並無法確切知道推廣成效。

其實,海龍傳達的理念正在無形中發酵。例如雲林華南國小因為聽完海龍的演講,去年暑假為了到花蓮進行七天六夜的健康海洋行動,包含淨灘、出海清理垃圾,便以當地名產義賣「換願咖啡」,募得十八萬的旅費

海龍希望孩童在認識海洋的過程中,能了解何謂「極美與無私」。「海洋是大自然才能創造出的美景,現在許多小孩用太多電子產品,雖然不可能帶他們去海邊,但我鼓勵他們接近真正的海洋,希望有一天能實際體會和觸摸。」

即使有時到學校拜訪、提倡保護海洋理念並不是那麼容易,可能因校務繁忙、辦活動或被當成怪人而遭拒絕,但海龍始終相信,環台過程中如果能遇到有緣人,呼籲下一代了解海洋、土地與身體健康的關聯,是他最大的成就。

如果想邀請海龍到學校演講,可上網填表單預約http://goo.gl/PYTpNx

部落格:http://healthyoceans.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臉書:健康海洋,為海而走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5%81%A5%E5%BA%B7%E6%B5%B7%E6%B4%8B%E7%82%BA%E6%B5%B7%E8%80%8C%E8%B5%B0/169797423219714?sk=timeline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