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亂象不斷,近來農委會和內政部大刀闊斧修改法令,農委會預計6月底前修改「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草案,明確規定農舍建造人和買方須為農民,內政部昨天召開「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的農地審查會議時,也研議是否在特定農業區禁止興建農舍,不過因為可能影響27萬公頃農地,農委會認為,雖不抵觸法令,但還要再評估,若新修法令無法防堵農舍炒作,才會考量特定農業區禁蓋農舍。

現有農地數量,無法維持台灣糧食安全
特定農業區是指必須特別保護的優良農地,大多曾經過重大農業改良設施,例如興建水路、土地重劃等。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目前約有33萬公頃特定農業區,未被劃設進去的就屬一般農業區,約24萬公頃。
不過這些農業區包含水利地、生態保育地,並非全部都能拿來生產糧食,真正可種作物的「農牧用地」,在特農區和一般農區裡,分別只有27萬和17.5萬公頃;農委會統計,若進口作物受阻,至少需保留74萬到81萬公頃本國農地,才能養得活全台灣人,不過現在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區裡的農牧用地,加起來才61.56萬公頃。
農牧用地已經不敷使用,還被一棟棟違法農舍蠶食,農委會統計,2013年之後的農舍有高達76%違規,內政部去年討論「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時,就曾討論特農區是否應避免興建農舍。
昨天舉辦最後一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內政部表示,如果在特農區蓋農舍確實會影響農業生產環境,且禁蓋不違反《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建議將該原則(特農區禁建農舍)納入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
宜蘭縣是全台農舍最氾濫的區域,因此縣府在區域計畫中建議,特農區不得蓋農舍,農委會曾回函表示,宜蘭是為了加強保護農業生產環境與農村發展,「尚無抵觸本條例第18條規定之虞,本會敬表尊重。」
與會的民間團體台灣農村陣線、地球公民基金會、水資源保護聯盟等,也都贊成內政部和農委會部做法,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陳平軒還提醒,台灣農地稀少,除了特農區需要保護,蓋在其他地區的農舍也要審慎評估。

農委會:修法無效才會考慮禁建
農委會今年積極修改農舍法令,明訂起造人需有農保或健保第三類、務農事實等,連買方也要具備農民身份,預計6月底公告新法令,引發許多房仲業者反彈,不過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在立法院接受備詢時,仍重申修法決心,「台灣農業就是因為這樣(炒作農舍),進步不了。」
不過特農區的農牧用地面積高達27萬公頃,影響頗大,雖然禁建不違反法令,但農委會態度相對謹慎。企劃處處長曹紹徽表示,特農區不能隨意變更地目,但持有該區位土地的農民,可能有蓋農舍的需求,因此還要再審慎評估。
他補充,目前會先看6月修法的成效,如果可防堵農舍炒作,就不會再進一步規範,若沒達到預期,則會考量是否排除農舍蓋在特定農業區。
宜蘭縣政府建設處副處長林國民則表示,特農區禁建只是初步想法,會優先加強傳統鄉村區的公共建設,這些鄉村區臨近農地,屬於乙種建築用地,可提供農民居住空間,且不會減少優良農地,但有些農民蓋農舍確實能協助務農,因此目前仍在評估特農區是否禁建。
5公頃山坡地蓋22棟農舍,環團籲劃分農舍區位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呂翊齊認同農委會企劃處說法,他表示,特農區的農民可能真的有農舍需求,如果全部禁建會受到衝擊,可先觀察新法是否能遏止違法農舍。
政府陸續祭出鐵腕管制農舍,其中農委會規定「買受人須為農民」,堪稱最強殺手鐧,已有投資客擔心脫不了手,急著出售,市場湧現逃難潮,宜蘭第一季的農舍交易量僅去年全年的11%。
呂翊齊指出,農舍問題在苗栗、南投、新竹山區也很嚴重,「我曾實地現勘,新竹山區5公頃農地蓋了22棟農舍,」這些山坡地可能不是特定農業區,但亂蓋農舍的影響更大,不單是糧食安全,還有水土保持、公共安全疑慮,主管機關應該套疊地質敏感區、土石流潛勢區等,思考如何劃分農舍區位,危險區就不該建。
內政部「區域計畫法」修正案的專案小組審查會議已在昨天結束,特農區的農舍禁建案仍待相關部會補充意見,之後需送交區委會小組、大會審查,最後提報行政院才定案。
現在房仲都在炒「莊園」!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各縣市政府不要再把農地變更為其他土地使用類別,再重劃讓農田變更地目使用,這些縣市首長也是破壞環境與農業的主要幫兇!
農委會不要為了農地炒作問題拿北部看全台灣農地!
農地是農民剩下的財產!方法錯誤連農地要去銀行貸款
都借不到錢在談何創業!到時南部賣一甲地的錢不能給
在中北部孩子房貸!南部農民守護一輩子的財產被農委會
抹殺!到時農委會連農民農基本財產不護不了!
在從農的年輕人農委會應協調經濟部台糖的土地租放才是!
政府應該協部會才是讓年輕人才有希望!
農地農舍是農民旳基本財產!希望農委會多聽聽南部農民的聲音
不要只在台北找學哲開會!畢竟他們不是南部鄉下農民!不會想到
權利!請農委會定法要三思
如果真的這樣實施的話,農民一定會更加弱勢
農委會一昧的聼信這些笨蛋學者的話,那一定會害死
全國農民,而且一定造成農民永遠不能翻身的機會
更會造成農民群眾運動的,不信可以試試看,
笨蛋一堆的學者。
不務農就不該擁有農地!
現在農地與農舍的價格已經很高了,真正要務農的人根本買不起,只要價格沒大降,管不管制也沒差了,反正就是買不起!
最近幾年有成交的,都是賣給投資客來空轉。
而且,口袋很深的人、有錢的公司、有一點存款的人等,大多會去貸款,所以,銀行現在是等著何時要完蛋。等投資客玩完後,金融體系就會開始崩盤,然後所有的虧損由全民買單,到時候大家不要來罵政府不作為喔!
台灣沒有農地不夠的問題,光是休耕的農地就一大堆, 國有地上沒在耕作的農地更多, 國有財產局可將這些農地低價租給想從事農業的人,
http://www.ifoam.bio/en/ifoam-norms
蠻好奇國際的有機規範究竟是如何偵測使用到的資材以及動物飲用水等是否有人類排泄物的? 是用大腸桿菌群指數嗎? 不過台灣一堆河川… … 灌溉水可能又更… …
修法是說「農舍」興建與買家必須是農民,一堆人為什麼弄得好像是不能買地賣地一樣?
因為農民沒有投資客這麼有錢啊!
照以後的規定,若只能賣農民,就不能以高價與超高價來炒地炒房啊!
還想賣地以便於買台北的天價房屋,農田農舍是想要賣多貴?
(台北同個地段的房屋,即使賣二~三戶中古屋,仍然買不起一戶同坪數的新成屋,更何況新成屋的坪數還是灌水,能住的空間其實很小。)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馬政府難道都是學者治國,聽聽農民的心聲,不要利用行政命令來逃避立法院的監督行違憲之實,因農民有改行的自由與權利,非農民也有選擇從農的自由。豈可為了一些投資客而奪走真正農民需要興建農舍的需求。確切的執行政策審核農民資格就好了,為什麼要限制全部農民的權利呢。違憲違憲,強迫農民世襲農舍賣不掉(只能賣農民,農民大都有啊)只能繼續做,農委會不要看農民都不吭聲就自以為是在那裡亂搞
農民還是可以改行,他們可以把地買給其他農戶,非農民也還是可以購買農地,只是沒有農舍短期內沒辦法蓋農舍。農民也還是可以蓋農舍。
然後我想問的是,住在田裡對農業生產是有多重要啊?一定非要農舍不可?
沒有農舍是要農民通勤嗎?農具又要放哪裡啊?君不知政府鼓勵休耕,農民還是要找其他副業做才不至生計短缺,已經夠弱勢了,照樓上所說,農民可以改行把地賣給其他農民就好,確不知缺乏自由經濟的買賣是沒有合理的價格,如何有錢轉行,可能連周轉能力都沒有。又非農民還是可以買地一說,假設你退休買地,取得農民資格蓋農舍,舒服愜意,但你的下一代沒興趣務農,難道他就一定要便宜賣農民嗎?不合理嗎?自由經濟市場,不必為了一縣之炒做而定制不合全國之行政命令,落實查核農地使用與農民資格就好不是嗎!又讓農地工廠就地合法才是罪惡……
通勤不可以嗎? 農具有工具間擺不是? 賣給其他懂得耕作懂得從生產作物賺錢的農民不是很好嗎?幹嘛賣給建商賣給有錢的退休人員,這些人又不懂栽培,放個房子在中間還影響耕作效率。講自由經濟要懂得考慮外部成本,今天會有這樣的法案就是看到農舍濫建會造成太大的外部成本,不管是在耕作效率或是整體的糧食供應都會受到影響,或是你後面說的汙染。
至於轉行那一部分,我要說的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轉行成功啊,沒錢也不一定不能轉行。
如果地是我下一代的,我管他做啥。如果他覺得那塊地對他沒價值,他便宜賣剛好,如果對他有價值,那他自己要出高價,賣不出去就降價就好。
這個現象不是只在宜蘭才有吧,全台灣都有,只是宜蘭有前瞻有膽來阻止農地劣化。
美國華盛頓州Skagit郡也有同樣的問題,他也是用法律去限制農地被轉為其他用地,農民身分的認定是靠農產營收來決定的,跟我們這邊持有農地幾年就是農民不一樣的,農業是個行業,退休養老大概不算是個行業。
天龍國的衛道人士.
扣除正常的自用農舍,其他一大堆都是破壞水土保持與糟蹋環境生態來蓋漂亮農舍,再炒成高價來買賣,圖利各個有錢的投資客與財團。
再不好好管理,到時候來個天災人禍(要進入颱風季了),還要拿大筆國庫的錢來救災與補助,浪費大家的納稅錢用在原本不該有的行為上!
發動農民去農委會抗議
陳保基頭殼壞了:您們想一想
1.政府為何獎勵休耕?
2.農地到處搭設鐵皮違章倉庫或工廠為何不處理、是否有錢人他就不敢動他、不是瀆職罪了嗎?
3.已經沒水.沒人要做的農牧用地、要留下來做什麼?政府能徵收嗎?
4.南部的田將來一甲地、會換不到都市的一坪地、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社會剝離感更嚴重!
5.照此實行下去、摧毀台灣的政策、只有潛伏在台灣的共產黨如此蠻敢!
6.請國安局徹查一些官員為何一直傷害台灣、不愛台灣?您們是在睡覺喔!敵人都到家裡了!還不去抓啊!
北中南東的政治重心、繁榮程度、人口密集度及物價指數等,都不一樣。
不能什麼跟北部都市比,農舍所在地沒有那些條件!
北部是炒過頭,房屋、地點、建材與舒適穩定度完全不值得那種高價,真正要住的人買不起也換不起(也不想去爛地點),造成空屋率很高,再惡化下去,持有空房的投資客與財團,遲早會……,只怕會拖垮國家的財政。
農舍也炒很多年了,政府現在才準備要有作為(雖然覺得方案不是很實在),也太慢了。
目前有耕種的農民,由於農田要集中在一塊才能使用機械化耕種,田太小,只能以手工處理,耗費太多人力、時間與金錢,可是又買不起其他田地,想租田也不好租,所以……
官爺們,沒有良田就是動搖國本,為保護農地而禁建農舍,只是治標不治本,爺們,農舍允建10%,君不見在農地上搭建百分之百的違章工廠嗎?排放有毒污水,吞噬農業之本,請離開冷氣房,下鄉一探,有良知的官爺們,切腹自殺吧!
每個縣市狀況不同,杜絕投機,加重稅,移轉時間愈短課愈重。
農舍變豪宅可清楚鑑定與方便拆除,連這法令都無法執行,還要再另立法令審核抽象的農民身份,不是玩假的,甚至犧牲守法者利益?真正想要做事的政府是找法令支持自己的行動,不是牽拖法令不足。
「農地農用 、農舍佔農地1/10」政府堅守這個簡單 明瞭的大原則 於申請前 甚至在發照後 持續督察 ㄧ旦發現違法
非農用非1/10 即連續重罰 直到改善為止 全台9/10的農地至少保住 !
新法規定-「興建與買方都必須是農民」有老農身份自然沒問題 立志務農的新手 從租地開始 ?辦法分明是要杜絕商
人投機買賣 炒作農地 但難免被老農嗆聲打擾自由經濟 政府何不改變規範–不是農民可以買 想當新農 沒問題 但想清
楚了 買農地是要務農 ㄧ旦移轉產權 除繼承外 10年不得交易
「農地農用、農舍佔農地1/10、ㄧ經移轉10年不得移轉」不妨礙農民權益 國家保有9/10農地 不知大官以為否?
政府為了遏止農地漲價拿禁止非農民購買農舍?我是廚師,我想在台北開個餐廳,房價讓我買不起,請問政府是不是也應該限制台北的店面只能賣給開店的人,職業必需是廚師?而且要有開店產銷計劃,每年賣多少,賣給什麼人?我是勞工,在北部上班,房價太貴,我又不想租房子,請問政府是不是應該限制台北人的職業是勞工的,你的房子只能賣勞工?這樣房子也就無法炒作,每個勞工都買得起房子了,為什麼這些官員不到鄉下問問這些農民,這個修法農民同意嗎?對現有的農民財產有影響嗎?公平正義?可以這些官員說了就算嗎?原本耕了一輩子田的農民好不容易田地漲了一些,現在政府又要拿惡法去剝奪他們,台灣最弱勢的勞工及農民,政府有關心嗎?勞工薪資為什麼漲不起來?因為工廠少,為什麼工廠會少?因為投資環境不好?為什麼投資環境不好??太多不知民間疾苦的官員被一堆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者操弄著,農委會?你是照顧農民的還是打壓農民的?
昨天去看了一個農地,所以支持 Ben-Min Chang的看法,有些人看法太自我,太短視,農舍炒作歪風,才是問題核心,愛台灣的人,不要巧言令色
先處理那些.長年不在台灣繳稅.退休回來瓜分健保資源的雙重國籍…
水耕蔬菜.基因改良.糧食將來肯定供過於求…農業正在轉型中.不活化…死路一條…
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