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學校: 岳明國小(6/8、黃建榮校長、陳文全主任)
位於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旁邊的岳明國小,距離海邊不遠,六年級孩子們,下一週就要畢業典禮了。畢業典禮前,他們有滿滿的三天活動,要去海邊浮潛、操作帆船,還要用他們種的農作物給老師們辦謝師宴。好充實而有趣的畢業前夕,無怪乎陳文全主任說:「我們有接近4/5的學生都是學區外轉來的,其實我們的社區是嚴重老化的。」父母們眼睛雪亮,岳明國小的黃建榮校長也不是省油的燈,正準備將學校改為公辦民營,進一步推升學校的教育品質。
岳明國小的食農教育內容與幅度都很驚人,有計劃的讓幾乎全校的同學都參與了,而且不單作課程的安排,也連結到一些重要的活動,讓學校生活中時時充滿著食農的想念。
「我們的食農課程以3-6年級的同學為主軸,低年級同學先學習種盆栽。」陳文全老師說:「在學校後方,我們有一片由曾大哥無償提供的租用農地,這片沙質農地,就是我們三、四、五年級同學上課的地方。今年我們三、四年級種的是小黃瓜、青椒、地瓜葉,和這裡最有名的花生,而五年級同學則是水果玉米。上週北市中山國小來本校交流,我們就把這一批收成的玉米跟他們分享,下個月就要採收花生了。六年級的工作則是種稻。」
黃校長將岳明國小小朋友種出來的稻米取名為「學田米」,這項「學田米」的系列活動已經持續五年了,每年地方的扶輪社都會認養他們生產的白米,而學校便將所得金額購買腳踏車,送給畢業的小朋友作為禮物。也因為他們的實習稻田與學校走路需要20分鐘,因此,這些單車在四月左右便已經發給了小朋友,方便他們下田操作,但小朋友跟學校都有約定,到了七月的收割季節,即便他們已經畢業了,也要回來幫忙完成最後的工作。陳文全老師說:「我們還有一項畢業挑戰活動,小朋友在畢業前,會先坐火車到花蓮,然後騎著單車從花蓮市往池上進發,這項三天兩夜的東部縱走活動,也都仰賴學田米的支持。」果然跟我猜的沒錯,每位小朋友獲得的腳踏車絕非泛泛,每輛車都是價值四千元以上的變速腳踏車呢!
陳老師開車帶我們到實習農田參訪,其中一片農田是黃校長無償奉獻的,另一片則是跟農民租用的,「我們運用綜合領域課程時間,每週1次辦理食農的課程。」黃校長說:「不過,種稻的特定階段,如插秧需要較長時間,則會調動課程來處理。」陳主任也說:「除草是最辛苦的,小朋友處理不完的部分,我們會僱工協助處理,像今年的農糧署計劃中就包含了僱工費用。不過,畢竟經費有限,你會看到道路兩邊,雜草最多的田就是我們的田。這叫作『與雜草共生』。」
岳明國小的種稻體驗,有黃校長擬定的主題式統整教學課程,內容包含小農學堂、春耕下田、田間管理、水田生態、割稻晒穀、水稻文化、藝展水稻等。不過有課程也得要有人執行。黃校長開心的說:「我們陳主任很厲害啊,從小就是種稻人家出生,種稻可是樣樣精通。」怪不得岳明國小的食農教育可以經營的如此順暢。
或許也是為了食農教育的持續吧,岳明國小在黃校長的策劃下正準備申請「公辦民營」,想要突破現有窠臼將教育理念堅持永續,讓我們祝福岳明國小順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