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信】從食品回收法到減少剩食運動

造成浪費的三分之一法則

日本是有名的「浪費大國」,平均一年丟棄500~800萬噸還沒過期的食物,相當於一年的稻米生產量,而造成浪費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一向備受稱讚、凡事以顧客為優先的心態。

為了讓消費者能夠買到最新鮮的東西,日本的食品製造、流通產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三分之一規則,把到賞味期限為止的時間分成三等份,從工廠到賣場、店頭販賣、未賣出商品處理各佔了三分之一。

舉例來說,A食品廠生產賞味期限為半年的餅乾,要是兩個月之後還沒有出貨給賣場,明明還能食用,就得全部丟棄。有些幸運的餅乾們順利的在出生兩個月之內抵達了B超市,但能夠風光擺在架上的時間也僅有短短的兩個月,在最後兩個月,就要面臨折價出售、退貨、廢棄的命運。

同樣的商品在美國,出貨期限為製造後的三個月;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則為製造後四個月,為了減少浪費,去年荷蘭和瑞典甚至提議取消米、麵條、咖啡粉、乾酪等產品的賞味期限標示。

日本根深蒂固的「三分之一規則」,造成許多還在賞味期限內的食物被丟棄

三分之一規則雖引起了批評與檢討,但在業界仍然根深蒂固,如何有效的回收利用廢棄食物,就成為重要的課題。

為了處理食品丟棄造成的垃圾問題,日本在2001年制定了「食品回收法(食品リサイクル法)」,之後也隨情形逐步修正,包含檢討三分之一規則帶來的問題,以下為日本推動食品回收法的背景,以及執行到目前的情形。

90年代戴奧辛污染引發社會問題,促成食品回收法

食品回收法的制定,源於90年代造成日本社會喧騰一時的戴奧辛污染事件。

據推斷,世界上90%的戴奧辛來自於焚燒垃圾,特別是焚燒溫度過低、燃燒不完全時會產生大量戴奧辛。70年代荷蘭就已發現此一現象,79年日本也在京都的焚化爐檢出戴奧辛物質,80年代雖由厚生省主導成立了專家會議,但卻在84年發表了「民眾攝取量乃是安全範圍」的宣言後解散。

進入90年代,接連發現多處焚化爐、產業廢棄物處理場周邊的戴奧辛污染,最有名的就是大阪豐能郡與埼玉縣所澤市。

當時埼玉縣所澤市一帶聚集了50座以上的焚化爐與產業廢棄物處理設施,95年不僅驗出了高出平常濃度20倍的戴奧辛,四公里外的土壤也遭到污染;97年大阪府豐能郡能勢町「豐能郡美化中心」驗出了日本史上最高濃度的2萬3000pg-TEQ/g,德國規定超過1000pg-TEQ/g 就須客土(更換土壤),進一步調查才發現高達3萬平方公尺的土地濃度都超過這個界限值,更換土壤須花上數億日元。

這些污染事件經過媒體的大幅報導,造成當地農產品無法出貨、居民恐慌,也引起社會輿論的廣泛討論,日本政府終於在99年制定了「戴奧辛類對策特別處理法」,明訂了一日容許攝取量、環境基準、排出濃度,並開始改善相關設備、老舊焚化爐也一一除役。

由於戴奧辛事件的影響,日本開始修正「大量消費、大量生產、大量廢棄」的生活型態,以「環境負荷低的資源循環型」社會為目標,於2000年頒布了「循環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

隨著基本法的制定,家電、容器包裝回收法等相關下位法也一一確立。食品廢棄物佔了焚化爐垃圾的一半,60%的高含水量不僅使焚燒效率變差,也是讓溫度降低的元凶,減少送入焚化爐、回收再生有其必要性,隔年五月「食品回收法(食品リサイクル法)」實施,規範了食品廢棄物減量與回收的責任。

食品回收法對象為業者,以控制產生、飼料化為優先

食品回收法的對象為食品相關業者,分為三類:食品製造業、食品販賣相關產業(批發商、超市、便利商店、百貨、青果店)、餐飲業(食堂、餐廳、飯店),來自前者的稱為「產業廢棄物」,後兩者的則是「一般廢棄物」。

2001年頒布以來,食品製造業的回收率逐年上升,但販賣、餐飲業成效不彰,每年的廢棄物也呈現微幅增加,於是在2007年進行了法令改正。

改正之後,首先規定了各產業的「再生利用目標實施率」:食品製造業為85%、批發業70%、零售業45%、餐飲業40%。另外也規定了每年的基準實施率,前一年度實施率只有20%以上50%未滿的業者需增加2%50%以上80%未滿的則是1%

食品回收法的優先目標是「控制產生」,換言之就是在製造、搬運、販賣的過程中盡量減少廢棄物產生;其次則是「再生利用」,盡量把可回收的資源做有效利用,利用方式以飼料為最優先,其次則是肥料、油脂與油脂製品、沼氣、碳化製品、生質酒精;如果半徑75公里內沒有再生設施、或是再利用不易,並且能夠產生跟沼氣同等熱量的話,就採用熱回收;最終手段才是乾燥、脫水等減量工作。

從麵包工廠送來的廢棄麵包
從麵包工廠送來的廢棄麵包

產生大量廢棄物的業者需定期報告、再生認定制度讓回收更順暢

改正之後還規定,年間廢棄物排放量達到100噸以上的業者每年需要報告回收再生的情況,要是明顯成效不彰還會被科以罰金。

採用特許加盟的企業,如便利商店、速食店、家庭餐廳等,旗下所有加盟店會被視為一個整體,總部有主導回收再生的義務,要是合起來超過100噸的標準,也必須每年報告。

由於廢棄物處理法的規定,如果要從位於不同市町村的店家回收,需要取得公所的「一般廢棄物收集搬運許可」,效率差、分別回收的費用也高,為了讓回收更順暢,改正後,經由再生利用事業計畫認定的相關業者,可以不需認可,直接回收。

食品廢棄物微幅下降,製造業以外仍須加強

日本的食品產業廢棄物以製造業為最多,大約佔了八成,其次則是餐飲業的一成,零售業、批發業各佔了6%1%

根據這五年來的統計,整體廢棄物產生量有下降的趨勢,從20092014年總共減少了將近4百萬噸,約七成再生利用。然而,從再生實施率來看,除了製造業保持在93%~95%表現優異、零售業也達成目標值的45%以外,批發業五年的成果近乎持平,餐飲業雖從13%上升到24%,增加了11個百分點,離目標的40%仍有一段距離。

政府主導、好可惜(もったいない)計畫展開

追本溯源,許多浪費其實來自陳舊陋習,如上述的「三分之一規則」、市場競爭導致企業必須不停開發新商品、更換包裝、期間限定等作法,也讓一樣產品待在架上的時間,遠比它的賞味期限還要短暫。

由農水省主導的好可惜計畫,把「控制廢棄物產生」列為重點,去年制定了五年計畫,訂出了從製造業到餐飲業等26個業種的目標值,舉例來說,便利商店每達到100萬日元的營業額,廢棄物的產生量須控制在44.1公斤;最容易造成浪費的結婚會場,則規定一個人的容許廚餘量為826克。

另外,為了改變食品產業鏈的營業習慣,從三年前開始,由製造、批發、零售各界代表組成的「減少食品浪費、檢討營業習慣的工作小組」,開始針對三分之一規則做檢討。

2013年,部分企業開始嘗試延長進貨期限,若以賞味期限六個月的餅乾為例,把進貨期限從製造後兩個月,延長到製造後三個月,結果竟然讓4萬噸、約87億日元的產品擺脫被丟棄的命運,由於成效良好,業界開始商討其他減少食品浪費的做法,但仍在起步階段。

因為三分之一規則,許多食物雖然是好的卻已經無法出貨,只能回收

採訪時才1月27號,因為三分之一規則,這些保存期限到2月3號的優格已經無法出貨,只能回收

家庭浪費情況與「食物銀行」

日本一年產生的1700萬噸食品廢棄物中,有500~800萬噸是原本還可食用,卻被丟棄的「剩食」,據推估,其中大約有200~400萬噸來自家庭。

相對於規定嚴格的食品相關企業,家庭廚餘並沒有回收義務。越到下游的消費端,種類繁雜、易混入異物、再利用效率不佳,根據農水省2011年的資料顯示,僅有62萬噸家庭廚餘後續獲得有效利用,被做成堆肥或是拿來發電。近年逐漸開始檢討「賞味期限」並不等於「消費期限」,但僅有零星活動,在物質氾濫的日本,每年仍有75%以上、約1300萬噸食品廢棄物被送入焚化爐。

貧富差距年年增加,根據統計,2009年日本的相對貧困率(可利用所得不到國民所得平均的一半)達到16%,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34個會員國中排行第六,僅次於以色列、墨西哥、土耳其、智利、美國。所得相對平均的德國、法國、挪威、丹麥、捷克等歐盟諸國,則只有5~10%

與其把還能吃的食物丟掉後再回收,倒不如集合起來,送給貧困的人—2002年,東京的NPO團體 Second Harvest Japan展開「食物銀行」的活動,將來自企業、家庭中接近賞味期限或包裝有疏失、無法販賣的食品收集起來,再捐給各社福團體、障害者團體、遊民支援團體等。目前從北海道到沖繩約有40個食物銀行的NPO組織,2013年,減少了4525噸的剩食。

後記: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統計,每年有三分之一、約13億噸的食物被丟棄。在歐洲,一位公民平均一年丟棄了179公斤的食物,如果繼續放任下去,2020年將會再多出40%,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歐洲議會將2014年定為「歐洲反食物浪費年(European year against food waste)」,並宣告要在2020年減少50%的剩食。

日本從2001年開始實施的食品回收法,逐年發揮效用,但台灣目前尚未有類似法令減少剩食浪費,或許是未來可以努力的目標。

(【日本通信】系列文章由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日本通信系列閱讀,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