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自由蛋健康 張建豐拆掉格子籠 養雞零用藥

今年4月藥殘蛋的食安問題震驚社會,養雞不投藥到底有多難?彰化全佑牧場二代青農張建豐花了5、6年的時間,改變家中傳統格子籠飼,逐步擴大籠子大小,得出「蛋雞飼養環境越好,雞隻死亡率越低」的結論,後來他開始使用益生菌和疫苗取代抗生素使用,終於在前年達到零用藥目標,去年他破釜沉舟拆掉新型籠子改為全場平飼,期盼讓雞活得更健康、更有動物福利。

棲架站的越高的雞,代表地位越高。

從小到大張建豐最討厭「過年」,因為生長在雞農家庭,他和姐姐小時候就會隨母親到牧場撿雞蛋,而這樣的工作狀況是一年365天全年無休,就連颱風天也需「上班」。正因為深知傳統籠飼業者工作的艱辛,他在9年前退伍回到彰化老家時,根本沒想過要接手家中牧場,直到後來媽媽多次說服,而他也意識到母親老了,才決定接手。

投藥機率高 張建豐進行換籠實驗

初期張建豐什麼都不懂,雞隻夏天腸炎發作、染上微漿菌,他就聽取飼料公司業務的資訊使用動物用藥,使用久了,他開始依賴動物用藥解決問題,最高紀錄曾一個月花費15萬元在藥物成本上。

使用藥物並沒有改善雞養不好的窘境,雞蛋的價格因此隨著中盤商訂定的規則浮動,再加上母親質疑,早年養雞不會有用藥情況,為何現在的環境卻是如此?於是張建豐開始思考如何改善蛋雞死亡率、減少動物用藥,飼養蛋雞的第4年他開始進行實驗,將雞籠從原本8寸大小擴大至9吋、1尺甚至1.5尺。

引進自歐盟規格的產蛋箱

引進自歐盟規格的產蛋箱。

「籠子越大,蛋雞死亡率越低」

張建豐接手母親格子籠雞舍時共有18棟,每棟約養3000羽蛋雞。擴大雞籠時,他還同步紀錄雞隻死亡率,傳統8吋的籠子一棟一天會有3到5隻的雞隻死亡率,當籠子擴大到1尺時,死亡率會降低到平均一籠3隻,籠子擴大至1.2尺後更降為0至1隻,他發現,籠子越大,雞隻死亡率越低,夏天染上熱緊迫的問題減少了,產蛋率也會提升。

雖然張建豐的媽媽認為兒子每買籠子沒多久就換一個新的很浪費錢,但他的思考是,「如果一棟籠子每換大1吋可減少1隻死亡率,就我飼養量一年可少300隻雞死亡,而以一隻蛋雞平均300元計算,一年就可減少90000元的虧損,訂購一棟新籠要價10萬元,等於第一年籠子的成本就可回收,而因為新建籠舍所花費的水泥營建、自動化產蛋等設備約20萬,從原本恐折損的300隻雞,存活下來後一年可生產9000顆蛋去攤提,大約飼養三年就可回本了。」

OQ0A4624-拷貝

多方爭取認證 朝無用藥邁進

張建豐坦言,起初他並不是真的關切動物福利,只是為了降低雞隻死亡率,減少用藥,沒想到卻意外得出「雞過得越好,產蛋率越高」的道理。直到後來爸爸因癌症過世,他開始致力於飼料改良,爭取通過ISO22000和HACCP認證,朝無用藥的目標前進。

今年4月台灣才剛爆發多家知名早餐店的雞蛋含有禁藥,當時地方農政單位的官員便曾指出:「飼料混雜而導致交叉汙染恐是原因之一。」因此張建豐在飼料選擇上採用具備空白專線生產設備的美商嘉吉公司,同時要求飼料廠使用空白無汙染的飼料車專運,以確保雞吃到的飼料是安全的。

此外,張建豐還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和木質纖維,改善雞的腸道健康,便不需要仰賴腸道型及呼吸道的抗生素藥物,他在前年、也就是拿到ISO22000認證的第三年投藥量歸零,不過雖然藥費省下來了,他在營養添加和平時保健精油的花費上反而比過去的藥錢還貴,但是擺脫藥品上癮的陰影,又可穩定蛋雞的生長狀況,對他來說非常值得。

OQ0A4793-拷貝

棄豐富籠改平飼 提供蛋雞具有社會運作的生長環境

當零用藥的目標達到後,去年張建豐索性拆掉所有籠子改成平飼飼養,引進歐盟規格的產蛋箱、棲架等,並向農委會申請低利貸款,投資了1900萬,終於在今年2月重回蛋雞飼養行列。他強調,全佑牧場不只在硬體上沿用歐盟規格,就連飼養密度上也比照歐盟一平方米只有9隻蛋雞的規模,而非台灣農委會規定的12隻。

初期引進新雞飼養時,雞隻因為還沒有區分階級,總會在晚上時互搶最高層的棲架睡覺,較弱勢卻不服輸的雞,其脖子的羽毛會比較少,張建豐後來觀察少數雞隻越來越瘦小、沒有活力、似乎不太能適應群體生活,還會把牠們帶回家中後方的「療養院」個別照顧。

OQ0A4600-拷貝

大型通路推展難 粉絲團強打理念而非品牌

張建豐生產的雞蛋過去會交由想要經營無藥殘雞蛋的中盤商販賣,自從他開始朝動物福利蛋邁進後,便希望能透過和大型團膳、餐廳業者推廣,獲得更合理的利潤,「多數業者仍希望壓低動福蛋的價格,讓自己的利潤提高,但這不是逼得農民回過頭壓低飼養成本嗎?」

有此經驗後,張建豐在今年創立「雞生蛋,蛋生機」臉書粉絲團,以推廣動物福利雞蛋為理念,而非主打品牌蛋,他強調,唯有動物福利雞蛋的理念宣揚出去,消費者願意開始有所選擇,就可促使更多業者加入行列,帶動整個蛋雞產業的結構轉變。

肩負社會責任 張建豐破釜沉舟一路向前

此外,張建豐自許能盡快組織「動物福利雞蛋聯盟」,參與組織的雞農能共享建廠、飼料等技術資訊,並以類似輪作的方式,排班飼養進行產蛋量的調配,突破現在動福飼養場少,產蛋量不足供應大廠的窘境。

目前張建豐正著手規劃自有通路,希望能仿照韓國牛奶商直送牛奶至家戶的方式,直送雞蛋至消費者手中,省去中間盤商的剝削。

張建豐坦言,一路改變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後悔的時刻,有時候也會回過頭羨慕傳統籠飼較沒有壓力的日子,不過歷經父親生病、母親從極力反對到受親朋好友稱讚而轉為肯定的過程後,他體認到身為蛋雞業者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與使命,那就是生產一顆好蛋,而且是既健康又美味的雞蛋。

張建豐一家和母親。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