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家長即農民,一社區一學校,支援無限- 東榮國小張添順主任

訪問學校: 東榮國小 (6/25 16:00-17:30、張添順主任)

IMG_6264_調整大小聽著張添順主任侃侃而談,一間56人的小校如何和社區無毒農業的小農合作?如何與台灣永續聯盟合作設置蝙蝠屋?又為了糧食自給率的議題帶領小朋友「麥田見學」,就覺得張主任絕非等閒,詢問一下果然不出所料。他是「台灣永續聯盟」前任(第六屆)理事長,曾經推動白海豚生態保育、改變耕作型態保護黃金蝙蝠的活動。

「我們應該是全國唯一,從育苗到包裝成品,全部都可以在學校完成的小學。」

 

IMG_6266_調整大小 IMG_6265_調整大小   東榮國小協調鎮公所,將學校旁邊已經停辦的托兒所場地「空間活化」,一半作學校餐廳,另一半則是所有農事機械的放置處。「我們和社區無毒農業小農合作,把碾米機、去石機、真空包裝機等設備都放在這裡,再加上學校附近秧苗場的協助,在學校裡就以網室來育苗。」

IMG_6274_調整大小 IMG_6267_調整大小其實,東榮國小很早就開始推動食農教育,89年就開始推有機農園,98年第一次種稻,101年和附近小農首次合作種稻,102年和水林農友索得種子種植黑豆,碾成高價黑豆粉,102年也和莿桐喜願麵包坊合作,由喜願麵包坊提供種子,參與全國教師會「麥田見學」計畫種小麥,到103年才首次申請農糧署種稻計畫。由於經驗豐富,計畫順利通過,而104年也就順理成章續辦。我們問他:「申請計畫前,執行相關食農教育的經費何來?」

IMG_6272_調整大小「其實我們學校的食農教育,一直是與本地農民及家長合作,所以地租免費、秧苗免費、整地收割都免費。從89年推動食農教育種蔬菜開始,校內每年都有農業相關教案產出,我們設定本位課程的主題有三:第一是有機農業達人,第二是社區走讀,了解地方農業產業發展,第三則是夢想藝術家,替農業包裝宣傳。課程常請家長擔任講師,因此,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和前家長會長父子兩人,都很支持相關課程發展。」張主任說:「這兩年農糧署計畫經費,主要用在農田移至校內的整地費用,有機栽培資材,課程講座講師費,成品包裝費用,以及小朋友參訪費用。前年,我們曾去政大公企中心擺攤,平常則會去有機市集,由六年級小朋友講有機理念,順便賣米。販賣所得,一部分作為環境教育經費,一部分則安排六年級小朋友騎單車旅行。去年我們便騎著單車走雲林,拜訪有機農夫。」

校園內的稻田不到一分地,種植桃園三號香米,「去年鳥害嚴重,一方面種植技術不好,一方面暑假未管理,沒能及時收割,很多稻穀都被鳥兒吃掉了。今年我們將期程提前,3/10插秧,6/29收割,看樣子今年應該不錯喔!」

IMG_6273_調整大小 IMG_6268_調整大小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