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學校: 貢寮國小 (6/3011:00-12:30、陳承賢校長、莊金坤主任)
陳校長真的很愛玩。學期末最後一天,所有學校都準備放假的日子,他安排小朋友上山去觀察梯田生態,看著他一邊拿著手機在發簡訊,一邊在路邊等待我們抵達,見到我們又熱心的引導帶領說明山上梯田的生態。真的很愛玩喔!
與貢寮國小約定時,莊主任即告知,當天全校小朋友安排上山去做生態觀察,問我們要不要一起去。於是,我們抵達貢寮國小,莊金坤主任立即上車一起出發上山。沒想到,山路進行柏油鋪設工程,我們只好在車上就開始採訪了。
莊主任是宜蘭頭城人,碰面格外親切。「我們校長真的很愛玩,」莊主任說:「103年9月的開學典禮,校長提出要在田裡辦埪窯大會,我們就跟山上阿嬤買地瓜、雞,在學校田地裡辦了起來;今天是學期的最後一天,校長又提出要上山去,於是,我們跟新北市環保局合作,配合環境教育活動帶著孩子上山,進行水稻梯田的生態觀察,並和當地小農組成的『和禾生產班』合作,在一座重新整理的廢棄佃農小屋『田邊聊寮』,進行一系列的環教與農事課程;最有趣的是,新北市教育局因應學童溺斃事件,要求各校進行水中自救與游泳教育,國小本來設定第二級,陳校長希望能挑戰第三級,要讓小朋友都要游過25公尺。但學校沒有師資,也沒有泳池,校長就親自擔任教練,並且自己開車,一次載一班小朋友到附近的龍門露營區借泳池教學。一個暑假下來,每班都去了至少五次。」
學校的實習田是老農林時鐘先生免費提供的。「這一塊田有半分大,當初計畫道路將林老先生的農地一切為二,產生了這一塊三角形的畸零農地,他就將這塊地免費提供給學校使用。」這塊地在靠近學校這一側,往上跨過道路後,林先生的田都在路的另一邊。莊主任說:「我們整地時,會帶小朋友拉耕耘機,在田地畫直線插秧,放水,兩週後高年級還會做補插秧動作。期間還會除草兩次,施肥,最後作收割動作。原先老農是以慣型農法操作,後來和上方的田地水源分開後,就改成有機施作,施有機肥料,不過去年抽出的穗是空心的,噴蘇力菌也無效,收穫並不好。這幾年我們都是四月插秧,七月收割。由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每年配合教育部『青年史懷哲』課輔計畫,都會到本校服務,我們就趁著他們在的時候收割,這樣大學生也能一起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