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訓練孩子成為大自然低頭族,除草種田拔蘿蔔- 長坑國小林淑貞主任與洪吉三老先生

訪問學校: 長坑國小 (6/29 15:30-17:00、林淑貞主任)

IMG_6367_調整大小   長坑國小從97年申請童稻計畫開始了學童種稻體驗課程,最大功臣農地提供者洪吉三老先生,無償提供目前新北市八里區最後一塊尚在種植水稻的農田,而林淑貞主任長期帶領著學校老師同學,也是居功厥偉。但林主任為何願意如此鍥而不捨的執行這項任務呢?

 

IMG_6362_調整大小 IMG_6359_調整大小

「民國97年起,洪吉三老先生就開始借地給我們種稻,約三分的田地,無償提供給我們。在102年度前,他除了借地之外,還幫忙我們做田間管理,學生則作插秧、收割與施肥的工作,不過那時都是以慣型農法栽種。但後來他年紀大了,103年度後,學校就完全接手,全部自己來。」全部自己來,不累死了嗎?林淑貞老師回答:「真的很累,特別改成友善耕作後,壓力很大。」洪老先生從97年借地給長坑國小至今,這塊田地已經成為八里最後一方稻田,所有田地大多被變賣作為其他用途。洪老先生曾說:「這塊地是祖先留下來的,不能荒廢,能種就種。」因為阿伯的這句話,為著不讓土地荒廢,林主任帶著學校師生繼續耕作這塊土地。

   長坑國小不僅是新北市環保局八里社區低碳推廣中心,也獲得新北市特色學校及行政院環境教育永續獎。「103年接手農地後,隨即改成友善耕作,無化肥、無農藥,自己拔草。因為學生少,僅66位學生管理900坪農地不易,草無法除盡,再加上社區長輩多為慣型農夫,總是特別『關切』農田長出的雜草,因此壓力相當大。」林淑貞主任說:「要在一個慣性農業居多的社區推動有機農業很辛苦,因此連2年藉由新北市環保局補助的經費,邀請有機農作講師到校進行八堂有機農業課程,在加上本校獲得環境教育永續獎,很多活動陸續在學校舉辦。現在,學校多位老師都願意一起去外面上有機耕作課程,老師參與率高,食農教育的推動就更容易了。」

IMG_6360_調整大小   這樣的學校,自然許多學校會希望來此觀摩體驗。「今天早上,他校學生過來體驗,才剛下田,一群學生又叫又鬧,還有怕得哭出來的學生。我們的孩子,長期的種稻體驗,會對環境有感覺,對土地有感情,不害怕土地。」林主任說:「他們生活自理能力變強,成熟、穩定,而且下田會提升平衡感,肢體的發展也變好了。去年,我們在收割稻子後將農田畫成一方一方的,要求每位師生都要種一方自己的蘿蔔,1/3收成的蘿蔔做成蘿蔔糕,送去樂山療養院和愛心教養院,算是小朋友的服務學習,2/3的蘿蔔則各自帶回家享用,大家都好開心。現在我們規定每個學生至少要有10小時的農事體驗課,要有紀錄並簽名,並由各班老師自行安排時間執行,達標的同學在收穫時才能得到一包自己種的米。」

IMG_6370_調整大小 IMG_6371_調整大小   學校所在附近的農民都以種菜為主,這幾年農地的變遷很大,「從廖添丁廟到左岸都重劃了,未來全部都會蓋房子。」周遭農村美感喪失,讓林主任挺無力的:「我們會繼續用力帶孩子耕好這一片田,與其讓孩子變成手機低頭族,我希望能讓他們變成大自然低頭族,常常能低頭除草,抬頭仰望天空。」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