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我們的「良食糧方」-2015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開跑
人與糧食的關係不能僅剩下貨架上的標價與鈔票!近年,台灣食安與農業問題 頻傳,讓大眾越來越重視食物和自己的關係,也開始重新建立自己對於糧食生產鏈的認識。此外,面對大環境的挑戰,氣候變遷對於糧食供應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台灣仰賴進口能源的農業生產,以及僅有三分之一的糧食自給率,讓台灣的糧食體系更加脆弱。社會各個角落,開始出現越來越多捍衛糧食自主、農地農用與食物安全的公民行動,從各種管道與夥伴結盟去尋求解決糧食危機與農業問題的方法。今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選在世界糧食日之際,以「良食糧方」為題,舉辦一系列講座與園遊會主題活動,要讓更多民眾一起關注糧食議題。
將於9月19日上午9點40分於臺北自來水園區–水資源教育館(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舉辦活動開跑記者會。記者會後10點至12點將是主題活動「良食糧方系列講座-找回人與糧食的連結」第一場講座,邀請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老師,從農業發展的角度來談「農業的典範轉移」。從9月19日起至10月16日,我們將舉辦五場系列講座,與小農市集、綠色餐廳合作,跟著關心糧食與農業的學者與實踐家一起來談糧食與農業的議題,將從農業發展、經濟、農地、教育、消費五個面向,帶著民眾一起找回人與糧食的連結。
第一場由郭華仁老師主講農業發展,作為系列講座的開場。緊接著在9月29日由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陳吉仲老師分享全球化經濟體系對台灣農業之衝擊,將在呷米共食廚房舉辦講座;10月6日我們來到狐狸野餐,邀請守護宜蘭工作坊成員蔡晏霖與民對談農地爭議與土地正義;10月8日我們將談到都市中的食農教育,都市與農業要如何跨界結合,將由文山社大校長鄭秀娟、都市農更網楊志彬、農食餵了你郭又甄來談他們是如何透過教育將農業帶進都市裡;系列講座最後一場將在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當天舉辦,將談到糧食與消費,透過消費的力量,我們可以如何支持友善環境的糧食生產者,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林柏虎、社區支持型農業林建泰、好食機農食整合謝昇佑三位友善消費的實踐者與推動者將帶給民眾更多不同的想像。
10月17日(六)將與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合作,舉辦「良食糧方園遊會」。帶大家從生活角度關心糧食議題,認識不同的綠色飲食生活實踐方式。現場活動包括生活良方互動遊戲、食在好玩綠繪本、糧食主題桌遊等。現場邀集友善環境的生產者與實踐者與民眾互動,有水花園有機農夫與生活創意攤主、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狸和禾小穀倉、格外有意思、醜蔬果大翻身、普羅旺斯烘焙坊等。當天還特別邀請喜願強納森行動號到場,讓大人小孩一起來一場食農旅程,認識能源自主與本土雜糧。園遊會不僅提供民眾可以實踐「良食糧方」的機會,也讓更多民眾接觸到綠色飲食、友善環境與友善消費等概念。
「良食糧方」-2015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將讓更多民眾一起來關注糧食議題,反思現狀,並尋找解方。透過綠色飲食的生活實踐來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用友善環境的方式去解決糧食危機,為自己的飲食把關,並為下一代建立永續且健康的飲食生活。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贊助單位:大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臺北自來水園區)、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狐狸野餐、呷米共食廚房、安卡藍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