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首席 吳焜裕要從產地顧到馬桶

「三聚氰胺早就進入食物鏈,政府應做好環境背景值調查,這樣產品檢出才會知道是背景值還是人為蓄意。」「政府說塑化劑半衰期很短很快會排出身體,但這樣的說法是違反毒理學基本原理。」

「食藥署說順丁烯二酸每日每人安全攝食量是12克,每天吃含順定烯二酸400 ppm的肉丸一500公克是安全的,政府的風險評估根本亂評。」「棉籽油被調配成各種食用油可能含棉酚,但政府沒執行棉酚健康風險評估,竟對外說棉籽油是安全的。」

從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至今,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焜裕在一次次的食安事件爆發後,提出鏗鏘有力的諫言。他是國內少數鑽研風險評估領域的學者,意外進入政界,甚至名列2016年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首位,要放下他最喜愛的研究工作投身政治,他坦言:「這是很困難的決定。」

DSC_0076-780x520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焜裕(攝影/潘子祁)

風險評估領域人煙稀少 政府不願重視食安問題根源

這個決定困擾了他2個多月,半年多前他參加民進黨智庫,負責操刀編寫食安政策,後來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7月發表的「食安五環」。民進黨在進行民意調查發現,台灣人民最關切的議題是食安,於是徵詢已故毒物專家林杰樑妻子譚敦慈是否有意願出任不分區立委,譚敦慈向民進黨推薦了他。

「當年我離開台塑助理工程師的工作,選擇回到學校繼續念書,就是發現自己喜歡做學術研究。」吳焜裕大學念清大化工,跑到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念的是環工,進入博士班後,原本主修健康風險評估,找不到指導教授,他就休學,自己每天到學校圖書館閱讀風險相關的書籍。一學期後復學,因經濟因素,只好進分子毒理研究室,以分子毒理作博士論文主題,但還是與指導教授商量讓他往人煙稀少的風險評估道路邁進。

吳焜裕自知風險評估需要跨領域的專業整合,像他這樣跨化工、醫工、環工與毒理學習的學者在台灣算是少數,一時間推不出年輕一輩的人替代,於是在說服家人和考量從政可能帶來的生活衝擊後,接下「不分區立委」這個重擔。

媒體說他是林杰樑生前的重要戰友,他卻謙虛的說:「林杰樑是我的前輩,我直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才投入食安戰場,只是因為後來順丁烯二酸事件爆發後,政府都不願聽信林杰樑的建議,我建議他我們自己來做科學證據,幫他分析手上有的一些樣本,以便探討順丁烯二酸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幾次食安事件爆發後,吳焜裕發現政府根本不願正視食安根源的問題,無法尊重專業意見和科學評估,「所以只好每次爆發再來善後,但要降低食安問題再度發生必須建構的是一套完善的預防系統。」

預防體系,需照顧「從產地到馬桶」

吳焜裕說一套好的預防系統必須「從產地到馬桶」都顧慮到。

產地的部分需建立好能讓民眾信任的生產履歷,而這部分他認為首要工作做好輔導農民與廠商的工作,同時提高抽驗頻率以確保生產履歷的可信度;再來食品加工和運輸階段,需仰賴風險評估機制的導入來確立這兩個環節中食物的安全性,像馬鈴薯經高溫油炸會產生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因此政府在做好風險評估的相關研究後,必須提出減量的方法讓加工業者有辦法做預防。

而運輸階段,吳焜裕以近年來多次造成食物中毒的生蠔為例,生蠔必須從產地採收、儲存、運輸到餐廳桌上都進行風險評估,調查不同狀況下微生物的孳生狀況,進而訂出溫度管控、時間限制等條件,政府才有辦法確切管理。

至於所謂的「馬桶端」就是進行「食源性疾病研究」,吳焜裕解釋,就是採集人的排泄物、體液、尿液或是血液進行調查,藉由科學分析了解台灣人日常吃下哪些有害物質,在檢測的濃度下會造成身體多少危害,這部分的工作就像美國疾病管制局下的環境衛生中心一樣,他們每年都會抽5000人來進行調查,藉此了解哪些化學物質需要嚴格管制。

在進行風險評估上,吳焜裕還認為,現有地方和中央政府進行的檢測工作,像農藥、化學物質的抽驗資料放著很可惜,很適合做整合性的風險評估,藉此統合出哪些食物安全需要特別注意。

像他日前便曾和地方政府合作,拿該地方政府的農藥、微生物等檢驗報告做統合性風險評估,藉此分析出該地食物中的丙烯醯胺、黃麴毒素以及茶葉農藥殘留風險較高,「地方政府便可拿著這份評估進行源頭管理,消費者也很容易透過這份評估報告,知道哪些食物在購買、攝食上需特別注意。」

DSC_0135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焜裕將以學者的謹慎個性,協助國家訂定風險評估的方式(攝影/潘子祁)

風險評估必須加上「風險溝通」讓民眾有知情權

值得注意的是風險評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環是「風險溝通」,也就是說政府不是單單把資料公開就叫做溝通,吳焜裕強調,溝通需要雙向對話,但現在政府做的大多是食安宣導,就是衛教工作,政府祕密發包給專家做好評估後,公開最後數據給民眾,難免民眾會不甘心,質疑政府做的科學數據不夠完備。

以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來說,吳焜裕認為,政府在做風險評估前就必須和民眾說清楚,將現有國際研究進度攤出來,科學證據到哪裡、哪些因素或數據還無法確定等,讓民眾參與提出意見,政府才能從中抓到做風險評估和決策的方向,「而不是自己做好評估和決策後再公開資訊,那樣的方式比較是『告知』,而非『溝通』,這難免會壓迫到民眾知情權,對人民來說是不公平的。」

每每食安事件爆發,吳焜裕總會憤慨寫下評論投書各報論壇,而這之間他也多次提到,台灣應盡快跟上歐、美或日本的腳步成立「高層級且獨立的食安評估專責機構」,從源頭進行管控,而這項理想也成功納入此次民進黨食安五環的第一環。

食安五環第一環提到:「設立毒物及有害化學物質管制機構,追蹤這些有害物質,不讓農藥、毒物、有害化學品、有害添加物進入食物體系。」吳焜裕說,依照目前政府組織改造的進度,這個單位很有可能設立在未來的環資部底下,它必須擁有獨立的風險評估中心,逐步將目前台灣約七萬多種尚未有檢驗方式的化學物質建立資料,並執行生命周期的管理。

食品管理、食安評估需切開,互相獨立專業作業

吳焜裕強調,設立專責機構就是為了讓「食品管理」和「食安評估」能切割開來,過去食藥署兩邊抓,研究人員要做評估會受到行政單位的政策目標影響,無法做到獨立、客觀、公開,導致民眾無法信任政府做出來的風險評估,這就像今天如果經濟部管理企業的生產製造,卻又管環境問題一樣,兩者必須分開由不同機構管理,才有機會做好食安。

不過成立專責機構做好食安評估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吳焜裕坦言,這是目前最頭痛的問題,因為台灣的風險評估專業人才很少,除了需從教育制度培育外,高普考未來也需要開放名額,讓擁有風險評估專業的人才能夠進入體制做研究和決策。究竟需要多少人?他說,歐盟掌管化學品單位的化學局就聘雇了400人,可以想見人才需求很急迫。

吳焜裕提出的「毒物及有害化學物質管制機構」就是將四散在環保署、勞動部、農委會、食藥署和經濟部工業局的化學物全部集中到一個單位管理。也就是說就連「食品添加物」都要以化學品的思維管理。

吳焜裕解釋,過去很多工業用被摻入食物體系的化學物,例如塑化劑與順丁烯二酸,如果拉到同一個單位管理,明確從輸入、流向、使用與最終處理都能做好管理,如此可以顯著減少工業用化學物質可能混入做食品添加物的機會。

如何說服政黨支持政策,吳焜裕:以科學根據讓民眾決定

過去總直言不諱的吳焜裕將來進入官場該如何適應?吳焜裕笑說,已經和民進黨溝通好,民進黨願意讓我以學者的身分進去,不用額外的交際應酬,而且因為是以借調的方式,我希望未來一個禮拜仍可以抽2到3小時回學校繼續教風險評估的課程,培育人才。

如果自己想要推動的政策所代表的政黨不願背書怎麼辦?思索一頓,吳焜裕表示,「我希望民氣可用,民進黨應該是以民意為重的政黨,那麼我會努力提出科學根據跟國際做法想辦法盡量說服。」

DSC_1726
接下立委職位並不容易,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焜裕坦言是困難的決定(攝影/潘子祁)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