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頭的蔥(一)

 DSC_1443 

11/11的下午,我前去二林為新加入產銷履歷的青農小陳採取土水,小陳欲申請青花菜產銷履歷驗證。

就在田區巡視時,我注意到旁邊一塊高風險的青蔥園。雖非我責任所轄,但我深知,我不能不理會,因為這塊青蔥園未來可能會對小陳的驗證產品造成威脅。

DSC_1460

我的論述基礎很簡單,當日我在驗證田區就可聞到來自上風處青蔥園帶來的濃烈刺鼻農藥味,青蔥園區處處是龜裂無結構的紅色、白色、綠色的土壤,全區青蔥正持續先後黃化死亡。

DSC_1459

我腦海中浮現一個畫面,看到一個心慌而亂投醫、下藥、下肥的農友,矛盾、恐慌、焦慮正糾結在臉上。

我告訴小陳,這塊青花田若肯定要參加驗證,那隔壁青蔥園的問題不得不忽視。

小陳說隔壁的蔥農叫阿洪,他們是熟識的朋友,他立即召喚阿洪。

就這樣,我認識了另一個青農阿洪。聊了十幾分鐘後,我確認阿洪的處境與我腦海預想畫面完全吻合;阿洪也放下戒心,相信我是可以幫助他的人。

阿洪說到因為結婚了,他決定放下狂狷的浪子生活以回歸單純,但萬萬沒想到種田很困難,一直賠錢,他說再賠下去只好回去當兄弟或跑路了。

談話中我感受到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著抱負與期待,但眼前卻一直飽受挫折。

阿洪的蔥田事,突然變成我在本案中的另一工作重點。我請阿洪揭露他的用藥用肥紀錄,他一時沒紙本紀錄,但還好,他的手機有些影像紀錄。

我看了他的影像紀錄,我感受的他的決心與果斷,但我也真的鼻酸了。20151119234643

他務農的這幾年作物一直長不好,走遍周邊各家農藥行都沒人能真正解決他問題,所有的對策不外乎是繼續使用更多不同標示的農藥、肥料與不明的資材。幾乎每次噴藥都準備8-10種的農藥,每次的大補湯都是沉重的負擔,每次的成本大概落在3000-5000元。

阿洪說他老婆懷孕了,他須更努力,但他一直找不到方向。

我感受到他的溫柔與急迫。我相信阿洪若不是為了妻子與未出生的小孩,他應不想噴藥了。

都市的消費者總是期待買到無農藥殘毒、外觀漂亮、無蟲孔病斑、價格便宜的農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都忽略農業的科學本質,當大家只以結果論來看待產品的標準時,大家心中的期待會離我們更遠。

當大家在責難農民施藥無良時,是不是也要檢討一下自己平時消費的心態。

這件事,我管定了,請大家祝福我們吧!將當是為您今天便當盒那口蔥的安全而努力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