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低價假鱈魚 添加「發劑」賺暴利?

鯰魚假鱈魚事件,除冒名詐欺,背後還有哪些風險?熟悉水產貿易的業者說,美國進口鯰魚數量為台灣十倍,但台灣「檯面上」進口鯰魚成本卻低美國2倍有餘,零售價也比美國低,並不合理,傳聞業者以「獨門發劑」讓魚肉虛胖,一公斤可當兩公斤賣,可能造成食安風險。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冉繁華表示,低眼芒鯰飼養密度很高,一甲地可以出10萬公斤都沒問題,但是「飼養密度高,較有用藥殘留的風險」。

進口白肉魚通稱「鱈魚」?

在生物分類學上,由大到小有界、門、綱、目、科、屬、種等階級,階級越低、親緣性越高;而在分類學上,又以鱈科動物最具資格被稱為「鱈魚」,像是大西洋鱈(Gadus morhua)、太平洋鱈(Gadus macrocephalus)等,牠們在歐美市場上又被稱為「Cod」。
其實歐洲人士對鱈科鱈魚情有獨鍾,但在亞洲,鱈科鱈魚一開始未必如此風光。

曾進口太平洋鱈魚販賣的湧升創辦人徐承堉說,「消費者不喜歡牠的口感,並不好賣。」但在飲食西化的台灣社會,「鱈魚」一詞仍相當具有消費吸引力,便開始成為「進口白肉魚」的代名詞。

偽裝鱈魚的不只是鯰魚,例如像是台灣市場常見的「扁鱈」,中文名稱有一個「鱈」字,但與鱈魚八竿子打不著,實際身份是馬舌鰈(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俗稱格陵蘭比目魚(Greenland Halibut),分布在阿留申群島、北大西洋等北極、溫帶水域,台灣在去年進口約8000公噸;但馬舌鰈在分類上已屬鰈科,和鱈科毫無關係。

而帶鰆科的魚類,如鱗網帶鰆(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和薔薇帶鰆(Ruvettus pretiosus)也會被稱作「圓鱈」,同時他們又因油脂多而被稱作「油魚」,所以才有「鱈魚其實是油魚」的說法。

12239585_1247882331895303_6530692905170916975_n

12239944_1247882291895307_4103531241874482015_n

鯰魚飼養量大價低,土虱也是鯰魚一種

認識這些「魚群」後,讓消費者最不能接受的,恐怕還是低價鯰魚混充高價鱈魚所引發的負面觀感;當然摻偽、假冒、標示不實是業者職業大忌,但這類鯰魚真的毫無食用價值嗎?
來自越南的進口鯰魚也是有學名的,稱作低眼芒鯰(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但牠更親民的花名是「巴沙魚」,又稱basa fish或catfish。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冉繁華說,低眼芒鯰飼養密度很高,一甲地可以出10萬公斤都沒問題,相較之下台灣鯛產量約7成,「但相對來說飼養密度高,就會有用藥殘留的風險。」但冉繁華進一步解釋,「也不能因此說巴沙魚的風險很高,而是要看整體湄公河流域和養殖的環境。」

而台灣夜市常吃的「藥燉土虱」,其實也是鯰魚,稱作鬍鬚鯰(Clarias fuscus)。不過鬍鬚鯰較不喜飼料,喜歡吃「活餌食」,因此才有不肖業者以實驗室白老鼠、疑似禽流感病死雞餵食土虱。

「其實鯰魚也不是不好,」冉繁華說在漁業枯竭的現代社會,養殖漁業和不同魚種的推廣很重要,但在飼養環境上須格外注意。

(下)鱈魚,圖片出處:http://www.fishwatch.gov/profiles/pacific-cod

pacific_cod(下)鯰魚,圖片出處:http://www.fishbase.org/Photos/PicturesSummary.php?ID=14112&what=species

Paboc_u1

廣用「發劑」低報進價,進口鯰魚有利可圖

除了名稱不統一外,鯰魚可能還存在低報、逃漏稅的問題。

熟悉業界的人士指出,根據台灣關稅資料,台灣去年進口達5239公噸的鯰魚片,美國進口量是台灣的10倍之多;若依照貿易規模而言,理論上美國的貿易量和價格應該比台灣便宜。

然而根據美國的貨物起岸價格,也就是運費、保險費及貨物出口時的離岸價格等總和,每公斤為3.3美元、約新台幣100多元,但台灣的進口價格卻僅有新台幣35到45元;同樣都從越南進口,台、美購買規模不等,台灣卻能取得更便宜的鯰魚?

而台灣以是普遍使用鯰魚的國家,在激烈競爭下各家利潤有限,是否因此有業者甘冒犯法風險低報、逃漏稅?

同時,業界也常使用「發劑」來增加魚肉重量、去除腥味、增進口感,既能滿足消費需求,也能符合業者增重、「秤斤論兩」的利益。據業者了解,「發劑」多為磷酸鹽類的成分,但「發劑」究竟使用哪些成分?劑量是否合乎標準?都不得而知。

單以磷酸鹽來說,它具有保水、黏著、防腐、膨鬆等效果,食藥署食品安全評估科長高怡婷說,業者添加通常都為穩定產品特性。「以前有聽過業者添加硼砂,但這已經不合規範。」至於磷酸鹽,依照《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多有3g/kg或10g/kg的規定。

高怡婷表示,「只是海產中磷的成分本來就高,法規訂定的是額外添加量,但檢驗的時候沒辦法細分是額外添加或是本來就有。」

學者建議 落實查緝、統一名稱

就「鱈魚」一詞籠統的情形,冉繁華、屏東國立海洋生物館副研究員何宣慶都建議要標記學名,「也是因為消費市場的默許,才會有這麼多種情況;在歐美,Halibut、Cod都各自有專稱的魚類,不會混淆。」

同時關稅逃漏問題不只在「鱈魚」、「鯰魚」上發生,顯然只是業界的冰山一角,業界人士認為「海關必須真正落實既有的法律規範,而不是隨意查驗、含糊了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