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農場伯樂無敵健康旅記(二):只靠檢驗與分析,無法讓枯竭的土地回春

©-Ssphoto-Dreamstime-Stock-Photos
©-Ssphoto-Dreamstime-Stock-Photos

記得電影《絕地救援》中,受困火星的太空人馬克如何在火星上種出馬鈴薯嗎?馬克用自己和同伴留下的排泄物,改變土壤的成分,成為可以產農作物的有機土,培育能夠溫飽的食物。

這個例子說明人和土地的緊密度超乎想像。除了提供孕育生命的機能以外,土地幾乎可以解決人類生老病死的一切問題。關於人和土地互依互存的研究和探討,近年來在醫界是相當火紅的話題。家醫科醫師戴芙妮.米勒,為了替自己的病人找藥方,持續造訪有趣的農場,進行多趟營養冒險之旅。她發現有機農場以改變生態圈的方式,改變土壤的成分和結構,讓土地充分呼吸,成為更友善的生態循環。人做為大自然生態鏈的一環,也應該從大自然找到改善體質的方式。她的農場旅行有玩、有學、有生命力,是一個生物鏈的觀察,也提供現代醫學一種新觀點的田野調查。隨著戴芙妮.米勒醫師,一起享受一趟有機生命的旅行。”

艾莉從來沒生過大病,也沒出過大意外,她說不上來症狀是哪個星期或哪天開始的。她是這麼解釋的,「這些問題我大概好多年來一直都有,只是沒這麼嚴重。」

基本上,她沒理會自己這些問題。一開始,她忙於自行創業,顧不上別的,後來父親被診斷得了絕症,她傷心欲絕,經常長程往返東西兩岸探望父親,老是處於時差之中。有一天,她精疲力竭到了極點。她在床上躺了兩天,卻毫無幫助。等到她好不容易從被子下爬出來,她去的是診所,而非辦公室。

從那天起,她開始接受各種檢查,加起來,她已經做了上百個檢驗。跟艾瑞克一樣,她把自己的檢驗報告依日期整理好,放在牛皮紙檔案夾裡。第一次來看診,她就把那一落報告遞給我。

紙堆最上面的,是標準的「倦怠」檢驗:一般化學分析,甲狀腺檢查,維生素B12和D的數值,還有貧血、自體免疫疾病的檢查。這些報告確實顯示艾莉少了點維生素B12、維生素D、鐵,她期待提高這些數值以後自己就會恢復精力。可是經過幾個月的高劑量補充,她不覺得情況有多少改進,於是去請教了(按時間先後)腸胃科醫師、風溼科醫師、內分泌科醫師、神經科醫師、自然療法師、整脊師。每看一個專科,檢驗就更細、更罕見。

可是這些檢驗報告沒啥大用。她服用了兩星期的抗生素,並被告知別碰麩質、奶類或任何增加腸內氣體的食物。她盡責地服用維生素、礦物質以提升數值。

可是如果有任何進步,都倏忽即逝,她的身體很快就回到既病又乏的基本線。她的消化功能似乎持續惡化。她也快破產了。除了已經自費幾千塊看病,她還病得無法工作。她問我,是否需要做更多檢驗,還是可以有其他辦法。

我一邊回想跟她的交談,一邊繼續翻閱艾瑞克的檢驗單,終於,我翻到最底下一張,二○○四年的分析報告。這可奇了。是不是還有另一卷報告?還是在某一個時間點,艾瑞克放棄了「檢驗與置換」,改用其他方式改進土壤?

他最後是怎麼使「虛肥老頭兒的土地」脫胎換骨,變成人人一致稱許的一流耕層?

我抬起頭來要發問,可是他已經不見了。顯然該上工了。

dreamstimefree_255333© Jinyoung Lee Dreamstime Stock Photos

檢驗不是萬靈丹

我往豌豆圃走去,兩個農場全職工正在「培養」豆藤。我馬上就知道該怎麼做,我沿著一排豌豆做下去,注意力開始游移。我先欣賞鄰圃的青蔥和草莓,它們看來跟豌豆一樣欣欣向榮。接著,我細看豌豆藤邊上種的金盞花和琉璃苣,這兩種開花植物是誘餌,使昆蟲不去注意附近的蔬菜。然後我低下頭,看到腳下的沃土不只是土而已,裡面雜草狂生,數以百計。有些野草毛茸茸的;有些則頭角崢嶸,像史前生物,開著小不溜丟的花。光在農場的這一個小角落,我就看到數十種不同的植物,每種的扎根深度、養分需求都略有差異,而且很可能每一種都對金禧農場的好耕層做出了貢獻。

我停止摘芽,嚼起一顆豌豆。土壤測試可以精確度量所有這些植物的需求嗎?「優良耕層土」裡所有的微生物、小不點動物,這種測試也考慮到它們的需求嗎?

最後,我想到了艾莉,想到她身體的複雜度--沒錯,複雜度存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把她做的檢驗加起來,就等於一身病痛的全貌嗎?基於她並未好轉,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放入再多補充物,還是無法改善土地

那天晚上,我在艾瑞克跟溫蒂的廚房裡掌廚。檢驗報告的檔案夾仍舊躺在餐桌上,使得艾瑞克重拾十二個小時前的話題。

「我花了好幾天時間,追蹤這些電腦報表,」他嘆口氣,拿起這疊紙當扇子搧。「我用播種機,撒了成千磅的礦物質在這片十二英畝大的土地上。」他並沒有誇大,按照那些報告,我估計艾瑞克雇用農業測試公司的那幾年裡,在自己的土地上播撒了超過五十噸的外來礦物質。

「可是,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其中很多礦物質不知道是打哪兒來的,有可能是來自開發中國家。那些國家的土壤比我們更需要這些礦物質。而且我也不明白,如果這一切東西對我的作物這麼好,為什麼製造商會建議在播撒時戴上面罩?

更何況,盡了這一切努力後,他想要的奇蹟般的改善始終沒出現。

「我忍不住想,沒錯,我是放了礦物質在土上,可是它們真的進入植物裡了嗎?還有,假如我不巧把某一樣多加了一點,那麼對其他養分有什麼影響?我聽過如果一樣東西加得太多,就會『鎖住』別的元素。那豈不是使土壤的狀況變得比最初還糟?」

我再次想起了艾莉。她來找我看診的第一次,不但帶上厚重的檢驗報告檔案,還有兩個購物袋,裡頭裝滿處方藥和非處方的營養補充品。她一樣一樣拿出來,擺上我的書桌,又擺上桌旁的書架,直到我小小的診療間看起來像家保健品店。瞧著這番陣式,要是覺得艾莉給「鎖住」了,並非想像過度。

真的,任何藥物或營養補充劑都可能產生並非有意的後果,而人跟土壤一樣,一種養分的缺乏可能歸因於另一種養分過多。例如,鈣過剩,會造成人體缺鋅、缺鐵。(有意思的是,艾瑞克告訴我,土壤中磷太多,同樣會造成作物營養不良。)我很好奇,艾莉脆弱的身體系統裡,到底有多少負面的交互作用來自她服用的這一切藥物和營養品。

對於艾莉以及其他人來說,服用維生素、礦物質和他種營養補充劑以期臻於營養均衡,一如艾瑞克採用「檢驗與置換」法以期達到土壤的理想狀態,結果都是一場空。

如果「檢驗與置換」不能解決問題,那麼要怎麼協助艾莉這樣的人達到更好的「耕層」狀態?也許她可以向金禧取經。我需要知道:艾瑞克究竟做了什麼,才使「虛肥老頭兒」的土地終於恢復全面健康?

好農業_立體書1

相關連結:
博客來 http://goo.gl/1uA9ar
悅讀網 http://goo.gl/j3BYGJ
誠品 http://goo.gl/MDcLDv
金石堂 http://goo.gl/0M8w1M
讀冊 http://goo.gl/Gwx2Bp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