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污染層出不窮,每當農民無預警看到農地遭插牌公告為重金屬汙染場址,總是無語問蒼天。環保署繼年初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在污染嚴重的農地灌溉水源劃定兩級管制區,加嚴銅、鉻等六項重金屬汙水排放標準後,近期核定「桃園市新街溪和埔心溪流域」為全國第一個廢水排放總量管制區。
該區域內有日月光中壢廠和中壢工業區2個工業區,以及25家印刷電路板製造業、金屬表面處理和電鍍工廠,鄰近農地引灌面積廣達950公頃,長期深受重金屬汙染。桃園市政府今天正式公告後,該區域工廠將有2年緩衝期,改善廢水水質。
全國首次劃設「廢水排放總量管制區」工廠廢水加嚴管理
環保署日前修訂〈水污染防治措施計畫及許可審查管理辦法〉,分級劃設總量管制區,限縮銅、鋅、鉻、鎳、鎘、六價鉻的排放標準,以往工廠排放這六項重金屬,只要符合「放流水標準」即可,未來劃定成第一級管制區後,環保單位將不再核發含有這六項重金屬的廢水排放許可證,且既有工廠必須改善廢水水質,符合比較嚴格的「灌溉水標準」,例如鉻的放流水標準是2ppm,灌溉水則是0.1ppm,整整嚴格20倍。
第二級管制區雖有開放含六項重金屬的新設工廠,但廢水排放標準比照灌溉水標準,至於既有工廠和工業區標準都限縮為放流水標準的一半。環保署第一個核定的「桃園市新街溪和埔心溪流域」即為「第二級管制區」,流域內的日月光中壢廠和中壢工業區的廢水排放標準,重金屬銅將從原本的3ppm限縮至1.5ppm。
此次全國首例廢水排放總量管制區「桃園市新街溪和埔心溪流域」,總面積廣達1萬公頃,該區域每天事業單位產生的廢水約有75000噸,主要流經龍潭、平鎮、中壢、大園、蘆竹等區域。
新街溪、埔心溪流域 長期銅汙染
桃園農地當中有45%是引用河川或區域排水水源,面積有946公頃,環保署水保處科長張根穆舉例,像埔心溪上游的中壢工業區長期排放事業廢水,中下游農田再引用埔心溪河水灌溉,導致這個區域農田有重金屬累積汙染的問題。
根據環保署調查結果,近5年來新街溪重金屬銅合格率僅53%、埔心溪則是17%,水質多屬中度汙染,經調查公告為土壤汙染控制場址面積已有145.4公頃,主要都以銅為主。
環保署此次將「桃園市新街溪和埔心溪流域」列為第二級總量管制區外,還將埔心溪上游支流「黃墘溪」列為第一級總量管制區,張根穆解釋,環保署進行河川重金屬來源分析後發現,中壢工業區排放口之後的黃墘溪銅重金屬濃度從0.1ppm以下飆高到0.4ppm,是中下游河川主要汙染源,因此做此決定。未來該水域不得再新設工廠,既有工廠則要符合環保署新的放流水標準。

除了桃園 彰化、台中今年有望通過核定
環保署水保處長葉俊宏表示,除了桃園市新街溪和埔心溪外,接下來農地污染較為嚴重的彰化縣政府、台中市政府將會陸續提出總量管制範圍,彰化會聚焦在東西二、三圳,台中則是詹厝園圳,這兩區域目前已經進行到公聽會階段,將有機會在今年通過核定,當越來越流域的廢水排放受到總量管制後,農地污染問題將會逐步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