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春櫻盛開又逢春假,不少台灣旅客準備飛往日本,品嚐垂涎欲滴的海鮮壽司,面對日文menu不知如何下手?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特別羅列50種平價壽司店中常見的食材,如日本竹筴魚、真鯛、秋刀魚、章魚等片假名、俗名、中英文名,讓國人出外既能增長知識,更能直接現點,享受最「鮮」的食材。
50份常見水產對照 吃壽司也能成分類學家
水產試驗所日前推出「日本食堂常見魚蝦貝類之日中文名稱對照」表,一網打盡餐盤上常見的食材日文片假名、羅馬拼音、漢字、中文名、中文俗名、英文名、學名,讓民眾馬上升級海鮮壽司達人。
負責撰寫表單的劉恩良拍胸脯保證,名單上列出的50種海鮮,有一半以上在180到300日圓的平價迴轉壽司店中都可以看見。曾居於名古屋5年的他,現為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員,他說留日期間發現日本人對海產相當熟悉,即便是俗名也不會搞混,因此希望提供一份簡單的表單,讓赴日遊玩的民眾在享受美食之餘,更能增廣見聞。
他說,表單中都是常見的食材,真要細數全日本都能品嘗的,便屬真鯛和日本竹筴魚。
真鯛日文名「マダイ(madai)」,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國、台澎等西北太平洋一帶,在大陸棚、泥沙質和礁石區都會出沒,全年幾乎都有產出,4到6月期間會往淺水域遷移產卵。牠的肉質細緻,煎、炸、碳烤或做成高級生魚片都相當適合。
日本竹筴魚片假名為「マアジ(ma-aji)」,漢字寫作真鰺(音同騷),同樣分布於西北太平洋一帶,其中一種黑竹筴會洄游於台灣,體型纖瘦、口感紮實。而竹筴魚也是中央研院士院邵廣昭編纂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中,數量充足、可近海捕撈的建議食用魚。


迴轉壽司店還是現點最新鮮
不過食用生鮮類食品尤其得注意食物安全。像去年6月底綠島發生108人因食用的牡蠣(生蠔)而發生集體感染諾羅病毒事件,但經追查才發現,原來餐廳業者從上游水產公司採購的牡蠣,外包裝寫「需熟食」卻被當作生食使用,才引起食安事件。
湧升海洋總經理徐承堉說,基本上日本對食物安全非常講究,且在養殖源頭會將「生食用」的牡蠣獨立養殖,到下游包裝後也會有「可生食」字樣,藉此避免遭諾羅病毒汙染。
其實劉恩良說,即便迴轉壽司加蓋蓋子以保鮮,但生魚片、壽司還是以新鮮為主,因此表單上也有提供羅馬拼音,「民眾只要拿出來就可以直接點菜,馬上品嘗新鮮現做的滋味。」他笑說,其實在日本許多饕客都乾脆直接點餐,反而不會取餐盤上的壽司食用。
日本鮪魚都能人工繁殖,盼解決過度魚撈
另外日本也常因為世界漁產消費大國而飽受批評,因此推薦名單上是否有瀕危物種?劉恩良說,表列上的食材除鮪魚外,都屬數量充足的魚貨,民眾可以安心食用。
根據加拿大農業和農食局(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最新報告,日本在進口量上僅次中國、居世界第二,2012年進口值約有162億加拿大元(約4012億元新台幣),主要來自中國、智利、泰國、俄羅斯和美國,產品類別以冷凍和加工蝦、冷凍魚和魚片為主;而日本的農林水產省也統計,平均每年的水產值都有達7千億日圓以上(約2千億元新台幣)。
不過徐承堉說,即便日本消費量佔全球第二,但經過合理化漁業資源管理、放流工作,其實資源量正在復原中,「台灣則相對落後的多。」
像最受詬病的瀕危物種黑鮪魚雖仍在菜單上,但近畿大學已確定研發出全程養殖、不用靠海洋捕撈魚苗的方式穩定產出黑鮪魚。不過他也說黑鮪魚屬於高級消費者,因此飼養期間需要投入許多飼料,「大概要15公斤的飼料才能產出1公斤的魚肉。」成本高昂,恐怕無法達到市場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