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了解火星 卻不認識海洋?海洋科學家辦媒體「滔滔」,盼用書寫翻轉知識

聯合國訂立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題為「健康海洋、健康地球」(Healthy oceans, healthy planet),提醒世人海洋垃圾、塑膠污染嚴重,海龜、抹香鯨等生物受害,台灣至今尚無海洋專責機構雖為遠洋漁業大國,卻被歐盟發黃牌警告濫捕嚴重,並未善盡海洋公民之責。

儘管如此,台灣卻有一個專門為海洋發聲的「網路媒體」──滔滔,她由一群喜愛海洋、有海洋研究背景的人士所經營,每日會分享海洋新聞、新知、評論,希望國人可以在科學、生態、環境、漁業、政策等領域上增加對海洋的了解,讓台灣逐步從「海鮮國家」走向「海洋國家」。

Giant_Manta_AdF
濾食中的鬼蝠魟 (Manta birostris) from 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4.0)

地球人了解火星卻不認識海洋,盼用書寫翻轉

「你有沒有想過,人類對火星表面的了解,可能比對地球海底的了解還多?」

目前攻讀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班的杜貞儀,一見到上下游記者便如此發問,讓人不得不省思自己對於海洋的認知到底有多少。

杜貞儀和許多海洋研究所的學生一樣,時常得準備一個「海洋研究所在念什麼」的標準答案給身邊的親友聽,讓她的同窗兼好友、現正在加拿大卑詩大學攻讀博班的郭庭君不禁想創立一個社群平台,直接向民眾介紹海洋學門的專業知識,催生了兩年前誕生的「滔滔Ocean Says」。

如同滔滔本意,「既是形容海浪聲,也是大海想說的話。」兩人笑著說,作為一門科學,海洋的物理、化學、地質、生物都是必須接觸的領域,但滔滔也會關注海洋垃圾、漁業資源枯竭等海洋管理與政策現況,還有水上活動、航運等與一般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不會止於學術推廣。

例如,滔滔曾介紹一個名為Catlin Seaview Survey的計畫,該團隊在2012年利用水下HD攝影機記錄海底世界,並將10多萬張照片、影像和基礎資料上傳到網站,其中還仿照Google街景,讓民眾可以不用下水便一覽水下風采,連澳洲昆士蘭大學、美國大氣海洋局等研究單位都一同加入使用。

有時也會有最新的各國保育資訊,像長期以來都以劃設世界第六大的海洋保育區(Marine Protect Areas)帛琉,或今年5月底公布要在沙巴北部設立約百萬公頃大海洋保護區的馬來西亞,都是滔滔長期以來和讀者互動的重點。

13413567_1386938451323023_4818023866658773005_n
杜貞儀(左)和好友郭庭君共同經營滔滔平台,兩人平日也會參加許多和海洋相關的活動,今年滔滔更協辦以科技集思廣益解決海洋問題的魚客松。(圖/滔滔提供)

台灣漁業管理跟在歐美後,走在亞洲前

從全球局勢回看台灣海洋保育現況,從昨日鯨豚被標槍射傷,德翔台北油汙汙染北海岸、綠島龍王鯛遭獵殺、澎湖海膽遭濫捕、綠蠵龜遭捕撈販賣等海洋生態浩劫事件,滔滔怎麼看台灣現況?

郭庭君和杜貞儀都認為,雖然現況讓人焦慮,但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相比,在保育路上已算是走在前端,只是現階段離歐美的距離仍還有一段路得走。

「每個國家都一樣,都是先嚐到資源匱乏的苦果,才開始意識到永續的重要。」郭庭君說,鱈魚曾是加拿大東岸的經濟命脈,卻在1950年代起漁獲量開始減少,緊接著每十年便下跌了1、2百噸,直到1990年發生了急遽的資源崩潰,嚴重衝擊漁村經濟,因此歐美國家的人民才開始意識到漁業資源也是需要保育。

「雖然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從政府政策到漁民,都不是一下就改變觀念的。」郭庭君說,觀念需要調整是舉世皆然,她曾接觸在加拿大捕魚三代的家族,他們上一代仍維持「大量捕撈,反正只做到我這代」的觀念,但新一代的漁民卻帶入保育觀念,而這在當前台灣也是現在進行式。

只是先進國家走在前端的是能透過制度設計,引導漁民朝永續漁業的方向前進。像最簡單的最大可捕獲量(Total Allowable Catch,簡稱TAC),即由政府限定當年度漁獲的最大可捕捉量。

另外像是美國、冰島、紐西蘭等國則採行個別可轉讓配額(Individual Transferrable Quota,簡稱ITQ)制度,政府在計算出年度漁獲量後,以百分比的方式分配到每一艘漁船,而每艘漁船可以互相買賣持有的百分比。由於是百分比分配,因此每艘漁船會期許母數越大、換算可捕撈的漁獲也會越多,理論上會較願意配合保育政策。

但杜貞儀強調,這些制度目前都還有正反兩極的評價,因此全球各國仍在摸索對當地一個最適宜佳的漁業管理辦法。「只是不管是哪種制度,都是建立在堅實的族群與生物資料調查上,才能以科學方式進行管理。」

然而台灣在漁業統計年報上,長期都有資料不夠紮實的問題。理想上應由岸邊觀察員在漁港直接紀錄魚獲數量、種類、重量、體長等數據,再藉由分析得知魚群成長速率以及資源量,但現階段這些資料都由於人力有限,實際情形如何,難以知曉。

從他國經驗,摸索出走向海洋國家的路

無論是關注漁業資源管理,或海洋垃圾處理,杜貞儀和郭庭君認為,都是在摸索台灣究竟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海洋國家」,可惜「台灣除了吃以外,很少思考海洋文化究竟包含哪些事情。」

郭庭君說,像素有「海上馬車伕」的荷蘭,漁民通常都會佩戴純金耳環,當漁民在海上罹難時,同船的夥伴會將耳環取下用作家屬的撫恤金;又或斯里蘭卡的漁民,從二戰後因人口增加、無處釣魚的情況下,便以隨處可見的鐵棒木棍做成高蹺,直接踩在海中釣魚,形成特殊的踩高蹺魚法,更為當地帶來觀光資源

而回頭來看,台灣雖被海洋擁抱,相關事務卻沒有完整方針,像當前有人嘗試以觀光漁業轉型,卻也有民宿業者捕殺龍王鯛。因此也只有當台灣從他國政策、產業、文化等面向重新省思,才有可能摸索出明確的發展方向,進而改變過度漁撈、大量使用一次性塑膠垃圾的現況,並能走向永續、循環的模式。

DSC_2195
Dalawella, Sri Lanka攝影/Stick fisherman (創用CC授權)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