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頭城鎮大溪沿海有處彎月形的海灣叫做「蜜月灣」,1998年有業者提出開發計畫,想將這裡開闢成度假遊憩區,業者2003年就取得環評,但最新送交的開發計畫被宜蘭縣府發現和當年差異很大,有擴建的疑慮,環保署要求蜜月灣一案應作環境差異分析。
今天環保署專案小組首度召開審查會議,宜蘭縣環保局長陳登欽引用數據直指,開發單位沒有仔細計算,新版計畫其實新增了54棟別墅,開發規模擴大了,應該是要求全案退回去,重新作環評。但最後因業者提不出,新版計畫實際增加的規模大小,專案小組要求業者補件再審。

蜜月灣
東部最大開發案蜜月灣,佔地面積廣達107公頃,約是花東海岸最大開發案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的4倍。蜜月灣不只有旅館區的設置,從海岸到山坡還有別墅區、住宅區、森林遊憩區和一般遊憩區等區域的規劃。
蜜月灣2003年雖通過環評,但業者因想獨佔海灘,不滿環評結論強調「本開發案不得阻礙民眾對海岸公共通行權及親水權」,於是和環保署打了8年的行政訴訟,最後確定敗訴。
時隔多年,開發業者將開發計畫書送到交通部觀光局作最後審查,宜蘭縣政府發現新送審的開發計畫書,和2003年通過的版本有著很大差異,環保署於是要求蜜月灣需作環境差異分析(簡稱環差)。
今天環保署專案小組第一次召開蜜月灣環差審查,不過就在前一晚,宜蘭縣長林聰賢大動作於臉書表態,「縣府將窮盡一切行政手段,要求蜜月灣重新環評!」文中強調,民間開發案87年就提出,如今已過18年,當年地形地貌的狀況與數據已有顯著變化,更遑論開發者還修正擴大開發量體,因此對環境的影響需重新評估,縣府反對過時、與現況不合的環評報告,來衡量環境衝擊。

宜蘭環保局長:新增54棟別墅 山坡開腸破肚
不過宜蘭縣環保局長陳登欽提出數據反駁,舊版別墅區北、中、南本來只以6棟,新版北區卻暴增到14棟,中、南區則是58棟,不僅如此增加的別墅量蓋在更陡的三級坡土地上,幾乎是開腸破肚,未來恐有水土保持的問題。
陳登欽強調,開發業者拿都市計畫給的最大開發量作比較,混淆視聽說是減少開發量,「但都市計畫給的容積率、建蔽率就是『天花板』,再怎麼開發怎麼可能超過天花板,」他強調,若實際要比應該是拿2003年通過的版本和新版比較才是。
會中,也有環評委員提到,該區山坡地本來就有兩條土石流潛勢溪流通過,建築量體若再增加,土石流的風險會飆高,開發單位應審慎思考才是。
依照《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38條規定:「計畫產能、規模擴增或路線延伸10%以上者」應重作環評,今天環評委員和宜蘭縣環保局多次想確認開發規模是否有變大、超過10%,但業者都沒有正面回應,僅表示會修改目前的示意圖,詳細計算建築量體的變化。
最後,專案小組在沒有充分數據判斷該案是否要重啟環評下,要求業者補件再審,結論強調,業者下次不得再以示意圖迴避規模擴大的問題,應確實說明變更開發後的開發內容,和建築物基礎及地下結構體開挖量的差異,並和2003年原版環評定稿書作比對。
陳登欽表示,雖然這次環保署沒作出重作環評的決議,但要求開發業者釐清規模擴大的問題,已往宜蘭縣府目標再走一小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