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一半向下沈淪 農友:要解決問題 靠補助沒用

據統計,雲林縣是去年全台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區域,全縣多達16個鄉鎮、一半縣境下陷速率超過3公分,為全台之冠,其中下陷最嚴重的區域正是高鐵行經處,如果問題繼續惡化,下陷不均勻,鐵軌出現「前高後低」的現象,可能影響高鐵行車安全。

3年前農委會為因應地層下陷問題,推出「黃金廊道農業新方案暨行動計畫」,輔導雲林4鄉鎮一期稻轉種高粱、花生等旱作,節省用水,但農糧署坦承,農友意願不高,轉作面積目前呈現停滯狀態。

一位在元長鄉種水稻的農民說,縣府研究證實,農民抽取地下水並非雲林地層下陷的主因,改種甘蔗也解決不了問題,還不如把錢拿來建設灌溉渠道,農水路密集遍布,農民根本就不必再抽地下水,大家都雙贏。

Still0126_00015
從彰化埤頭、竹塘、溪州,到雲林二崙、西螺、虎尾、土庫、元長到北港,高鐵左右各一點五公里的長條狀地區,叫做「黃金廊道」,減緩地層下陷,確保高鐵行車安全(圖片提供/我們的島)

地層下陷從沿海轉向內陸 雲林一半向下沈淪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和成功大學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簡稱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的分析顯示,早年養殖漁業利潤豐厚,民國70到80年間,雲林縣沿海因而有大量農地變更養殖魚塭,由於當時養殖以鰻魚、蝦子等為主,需仰賴大量淡水保持魚塭的水質乾淨,漁民於是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當時主要下陷區位在沿海金湖和台西蚊港附近。

雲林沿海人口不多,主要以魚塭為主,地層下陷最嚴重莫過於現今的成龍溼地,該溼地原本是一片農田和魚塭的村落,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而形成現在此景,此外,口湖地區也有因地層下陷出現上百座墳墓泡水的狀況。

不過民國85年後,雲林縣地層下陷中心逐漸轉往內陸,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執行祕書許榮庭解釋,漁民後來轉養文蛤、吳郭魚,這類魚種淡水用量不大,沿海的地層下陷受到控制,內陸民生用水以地下水為主的問題反而浮現出來,近10多年來,地層下陷區域逐漸轉往褒忠鄉、土庫鎮、虎尾鎮與元長鄉,去年土庫鎮最嚴重,一年最大下陷速率多達7.1公分。

更驚人的是,前年雲林縣顯著下陷面積(一年下陷速率超過3公分)有307.6平方公里,去年卻翻倍、擴大到658.6平方公里,也就是說雲林縣超過一半的面積都是顯著下陷區。

許榮庭表示,去年台灣碰上68年來最大旱象,4、5月雲林一帶幾乎一滴降雨都沒有,但民生用水需求沒有下降,當然加劇地層下陷的狀況。

雲林若持續地層下陷,許榮庭說,從工程角度來看,高鐵最擔心的是下陷不均勻,因為一旦雲林或部分路段下陷程度比其他地方還高,超過一定坡度值,鐵軌出現前高後低的現象,就有可能影響到高鐵的行車安全。

13658985_1269776693034104_5538512577543880612_n
雲嘉沿海因地層下陷和海水倒灌,不少墳墓泡在水中。(圖片提供/經濟部水利署和成功大學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

高鐵行經最嚴重下陷區 不解決恐釀危機

雲林縣水利處處長許宏博說,農業用水是抽取淺層30至40公尺的地下水,民生和工業用水卻是深水井,深度多達200公尺,3年前縣府曾委託工研院研究,確定造成地層下陷的關鍵是深水井超抽,於是封掉部分深水井。

許宏博指出,雲林縣每天民生用水量約有24至26萬噸,其中13至14萬噸為地下水,未來湖山水庫正式啟用和集集攔河堰一同供應後,雲林境內的深水井就可以都封起來了。據了解,湖山水庫已於4月開始蓄水,預計年底開始供水。

雲林縣地層下陷的問題看似能隨著湖山水庫的啟用得到緩解,但根據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的評估,雲林縣內陸地區近20年總下陷量已超過160公分,而高鐵正經過最嚴重的下陷區,若不能解決,恐怕會造成安全危機。

農委會:推農民轉旱作效果不彰

農委會為解決地層下陷問題,102年推出「黃金廊道農業新方案暨行動計畫」,高鐵沿線行經雲林縣虎尾鎮、土庫鎮、元長鄉、北港鄉等4個鄉鎮,提供契作和節水專區獎勵,輔導稻田轉旱作,包含牧草、高粱、甘蔗、食用玉米、甘藷、落花生、毛豆等。

根據雲林縣府農業處統計,截至104年稻田轉旱作的面積約有833公頃,農糧署主任秘書翁震炘坦言,政策實施一兩年來有部分稻田開始轉旱作,但今年卻出現停滯的狀況,原本預期雲林一期作還會增加200公頃的旱作面積,目前統計下來並沒有增加。

翁震炘表示,包含甘蔗、高粱等部分品項這3年來推動並不順利,甘蔗是因為收益並沒有水稻好,農民普遍意願就不高,高粱則因一期作容易遇上梅雨季、再加上品種不太適合做酒,難以推廣,目前農民一期作願意轉旱作的品項,主要是花生和甘藷。

翁震炘表示,雲林四鄉鎮以虎尾鎮推轉旱作最難,因為虎尾一帶的土壤適合種水稻,農民收益普遍頗高,因此如何推出比其收益更好的旱作作物,增加其轉作誘因,將會是農糧署要檢討的目標,或許明年有可能再增加一些具有利基、同時後端採收、銷售鏈又能接軌的旱作作物。

農友:補助只會帶來亂象 重點是解決問題

在雲林土庫栽種花生的農民謝萬來表示,農委會不妨可在黃金廊道內劃設生產履歷產業專區,集結有意耕作像花生、黃豆等旱作的農民,輔導用藥,保價收購,提升專區競爭力。他表示,國內豆科作物栽種空窗十多年,許多農民不是不願種,而是不敢種,因為政府沒提供專業協助,雲林縣連一台黃豆採收機都沒有,害怕之下當然繼續選擇已經種習慣的水稻。

有位在元長鄉種水稻的農民則認為,農民抽地下水並非雲林地層下陷主因,因此農民本來就沒有必要一期稻轉作旱作,農政單位應該思考取消現行各種旱作補助,運用在建設灌溉渠道上,讓農水路能密集遍布,農民就不用再抽地下水,大家都雙贏。

該位農民表示,為了做效果,政府現在推種綠肥、花海等無助農業生產的作物,只要有心人士租多一點地、配合政策,坐在家裡就有錢可拿,這無非是助長假農民、坐領補助的亂象叢生,更不是農業發展的長久之計。他認為,只要配套措施做好,讓想務農的人有辦法耕作,農民自然會想出路。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