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藺。織錦夢
第一網線
【尋根臺灣,圓夢思鄉】 – 日本婦人篇
這是15年前,發生在臺灣苗栗苑裡一個村落的故事:
2001年,約莫春末初夏的一個午後,一位穿著和服的日本婦人,獨自來到山腳這個小農村,感覺上,好像在尋找些什麼。
尋覓中,猛然看見小學旁的荒涼破敗宿舍群,讓婦人駐足不再前進,望著殘舊的宿舍群,不襟潸然淚下,悲傷的哭泣聲,驚嚇到路過的小學生,立刻衝進學校辦公室通報,學校有位校護及女老師連忙前往了解。
學生口中【穿著怪衣服,在鬼屋哭泣的女人】是怎麼回事?就這樣,在老師的關心詢問下,揭開了一段灣生思鄉的感人故事…
日治時期(約1942年),一個日本小女嬰在山腳日本宿舍群呱呱墜地,沒錯,這個小女嬰 就是日前大家要找的灣生婦人, 她的父親正是宿舍群旁錦國民學校的老師。(註:錦國民學校為山腳國小日治時代之舊名)。
對父親來說,這裡就是他的故鄉、他的根,更是一輩子最惦念的回憶,臺灣光復時 婦人還不到2歲,隔年即跟著家人引揚回日本,這份土地情是父親牽掛一輩子的情,而回鄉夢,卻是他無緣尋根的夢。
等待了50多年,這位婦人終於回到臺灣,好不容易,父親歸鄉遺願就要代為完成,滿懷期待的踏上這塊土地,不料看到的卻是荒廢破敗如鬼屋般的慘景,不敢相信,父親一生思念的幸福家園早已逝矣!
遍尋不著那心中最愛的家鄉,如今 無法圓夢的她,只能帶著另一個遺憾~心痛遠離了。
這個原本不為人知的尋根情,在山腳女教師的關注下,故事終於被保留了,而讓人驚訝的是,這整個事件,將是山腳社區15年的再生與翻轉的啟動。
這位女灣生一定不敢相信,她一個單純的尋根夢,竟引動一個臺灣農村的翻轉與再生, 這樣的的影響力 這樣的感動、感謝與感恩,我們要一定要找尋…。
故事未完…待續…
預告:
第二網線【愛之藺編,榮耀國際 】–劉彩雲阿嬤 篇
第三網線【青年洄游,再造奇蹟】– 廖怡雅 篇
第四網線【農村英雄,嶄新未來】– 葉文輝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