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特、莫蘭蒂、梅姬颱風一波波襲台,全台溫網室骨架、塑膠布抵不住強風大雨而傾垮、破損,經農委會統計,受損面積約為989公頃。為了提升溫網室的抗災能力,農委會喊出「將重建補助比例從由原來的1/3提升到1/2」,鼓勵農民改建加強型溫網室。
「危機就是轉機!」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表示,若能利用這次重建,輔導農民、廠商相關溫網室專業知識,培養避險技能,才能減少日後受災的情況。
-780x475.jpg)
風災後大缺工 兒子當小弟 家族總動員
這次梅姬一掃,造成屏東縣萬丹鄉竹林有機農場棚架移位、溫室塑膠布破損,「苦等好久,就是等不到工人啊!」於是農場主人黃淑女讓目前就讀高中機械系的兒子親自動手修溫室,更把棚架改建為三間低矮簡易型溫室。
黃淑女指出,風災過後往往造成溫室修繕大缺工,「尤其梅姬造成全台溫網室受損,根本搶不到師傅!」但修繕工程不能拖,「我們就是要搶時間!否則供貨就斷了!」所以黃淑女讓兒子去念機械系,更讓兒子跟在工頭身邊「當小弟」,邊看邊學,「跟了幾次,他現在會跟我說,『這其實也不難嘛』!」
「颱風一來,風強雨大,樹枝亂飛亂掃,常不小心戳破塑膠布。」黃淑女表示,經過這次風災更發現,在溫室塑膠布上再鋪一層白紗網,可以減少樹枝戳破塑膠布的機率。
-780x551.jpg)
農委會:鼓勵農友溫室轉型 農友:拆掉重建來不及
針對溫網室受創嚴重一事,農委會宣布,凡是今年因尼伯特、莫蘭蒂、梅姬而受損溫網室,重建補助比例從由原來的1/3提升到1/2,鼓勵農民採用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等強化型設施,提升抗災能力。(補助金額見文末)
聽聞農糧署最新補助重建政策,目前採用捲陽式塑膠布溫室的黃淑女直呼,「怎麼可能要我全部重新拆掉重建!」更解釋,若只是重新修復既有的簡易式溫網室,大概兩、三個月就能恢復生產,但若全部拆掉重建,至少要一年才能完工。
「在這一年工期內,我不只付出工程成本;一年之後我的生產供應鏈又全部斷掉。」黃淑女更表示,若要新建鋼骨結構加強型捲陽式塑膠布溫室,一公頃大概需投入1200萬,要八年、十年才能攤平成本,但地主又常常兩、三年就會收回田地,生產若中斷,根本難回收成本。黃淑女直言,「不可能這麼做!」
-585x780.jpg)
溫室等級看投資規模 擬請農試所協助檢視
早已投入興建「抗颱型果菜溫室」的嘉義農友李育助表示,這次風災所幸骨架沒大礙,只有塑膠布有些破損。
李育助當年耗資470萬興建簡固型溫室,除了設置三道分散風力的「剪力牆」之外,更以水泥根基穩固基底。被問及是否建議所有農民都投入興建加強型溫網室,李育助表示,每個農民都要自行評估是否要投入重建,可能規模六、七百坪以上的農地比較有可能重建加強型溫網室,「畢竟每個人規模不同、需求不同。」

農糧署主秘翁震炘表示,幾次勘災發現,溫網室設施結構、設計、施工方式不同,耐風程度差異極大,「有些簡易式溫網室雖然在同一區,但因為結構工法不同,導致有的全垮、有的幾乎沒受損。」
翁震炘更解釋,提高補助款主要是希望輔導農民改建為加強型溫網室改建,但考慮有些農民礙於改建經費,可能傾向維持簡易型溫網室,因此農試所也會協助農民重新檢視問題,「至少找出受損的原因,檢討受風方向、設計工法問題,再進一步強化、改善。」就算是簡易型,只要結構沒問題,就不容易垮。
-780x533.jpg)
林良懋:農民與廠商專業知識需提升
對此,嘉義栽種小番茄的農友謝俊宏也指出, 這次風災之所以傾垮的情形那麼嚴重,主要是因為有廠商以「力霸式網室規格」興建「錏管網室」, 但受風結構、材質完全不同,拉高、加寬錏管網室,造成網室禁不起強風而倒塌。
「這次沒倒不代表結構沒問題!」謝俊宏建議,農政相關單位應該藉這次風災,重新檢視、並訂出網室結構及施工規格,「就算沒有傾倒,也應該讓農民能申請溫網室健檢。」
「雖然提升設備很重要,但提升農民、廠商專業知識更重要!」林良懋更表示,這次溫網室受災若從施工端檢討,很多廠商根本不懂施工工法,導致任意加高、加寬網室,加劇倒塌危險;若以農民端檢討,很多農民不知道這樣架設網室是危險的,也不知道簡易式溫網室在風強時該洩風、剪破膠膜,「不同的溫網室有不同的危機處理方法,重點是相關從業人員要知道!」
林良懋表示,政府不能一味補助提升設備,卻沒有建立相關的配套輔導措施,建議應該要「開課輔導」:輔導農民有基本設施專業,而不一味要求廠商加高,也應該培養危機處理專業技能;輔導溫網室廠商明白,不同高度、跨距所能受風的程度,而不能任意興建,「總而言之,就是要讓相關人員知道『怎麼做才安全』。」
-780x533.jpg)
附註:農糧署補助溫室改建金額
水平棚架網室每公頃最高補助45萬元;加強型蔬果水平棚架網室每公頃最高補助90萬元;雙層錏管網室每公頃最高補助120萬元;簡易型溫室每公頃最高補助255萬元;捲陽式塑膠布溫室每公頃最高補助450萬元;鋼骨結構加強型捲陽式塑膠布溫室每公頃最高補助5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