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豆陣】黑暗時代的救星 豆子重返餐桌

已逝的義大利歷史學家與作家艾可(Umberto Eco)認為,歐洲人能夠倖存至今,要感謝豆子在中古黑暗時代餵養了祖先。如今這神奇的種子再度擔起搶救人類文明的重責大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表示,維持營養均衡、捍衛糧食主權以及對抗氣候變遷都要靠豆子。

黑暗時代的救星:豆子

1999年,義大利《晚郵報》在千禧年前夕邀請艾可撰寫一篇關於上個千年的最重要發明或發現的文章。大師洋洋灑灑分析了船舵對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影響,也解釋了獸力與輪耕、農具創新對糧食產量的貢獻後,話鋒一轉,「不過,我想講的是豆子。」

艾可表示:「我們今天可以在此自稱為歐洲人,這要歸功於豆子。如果沒有豆子,歐洲不可能在短短幾世紀中,人口倍增繁衍後代,西班牙人或美國的先人們也不可能抵達美洲。」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滅亡後,北方蠻族入侵,歐洲陷入「黑暗時代」。農田荒蕪物產不足,人民嬴弱多病早夭,人手不足耕作更難,陷入惡性循環中,黑死病更帶走無數性命。根據不同的推估,歐洲人口在七、八世紀滑落到1400萬到1700萬之間。不過,第一個千年之際,人口攀升到約4200萬,到了十四世紀更是增長到六、七千萬人之間。

艾可認為,「從大地長出的肉品」滋養了先人,「從十世紀開始,栽種豆子越來越普遍,提供勞動者需要的能量,這富含蛋白質的植物成了肉類的替代品。」

圖一
艾可認為,歐洲人倖存至今,要感謝豆子。圖為卡拉齊的畫作「吃豆人」

世界各地,大家都愛吃豆子

豆子品種多,各式蠶豆、豌豆、扁豆、山黧豆和鷹嘴豆、適應不同的地形與氣候,眾多農家栽種自用,來上一盤豆子就能飽餐一頓,自給自足。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美洲來的花豆產量高、種植較容易,反客為主盤據許多義大利人的餐桌。相較之下,馬鈴薯同樣是窮人的食物,但養分單一,比不上含有蛋白質、礦物質、維他命與植物纖維的豆子。

即使畫風不同,對照梵谷「吃馬鈴薯的人」與義大利畫家卡拉齊(Annibale Carracci)的「吃豆人」兩張名畫就可以看出端倪。「前一張的畫中人物暗沈沒朝氣,後者顯然強壯、健康許多」,農藝教授帕琶(Roberto Papa)指出。

圖二 (1)
梵谷畫作「吃馬鈴薯的人」

「神奇的魔豆」:健康、減少浪費、對抗氣候變遷、捍衛糧食主權

豆子不只餵養了黑暗時代的歐洲人,美洲有豐富的豆子種類,黃豆、紅豆與綠豆在東亞飲食佔有一席之地,南亞與近東也都是「吃豆人」。糧農組織便是接受巴基斯坦與土耳其的提議,把2016年列為「豆子年」,這神奇的種子在第三個千年開始之際再度擔起搶救地球的重任。

年度活度結束,但播下的豆種正在蔓延藤鬚,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呵護才能開花結果。「在促進消費者對於豆類的營養、膳食效益的認識上有了進展,但依舊不足,必須推動更多的工作,發揮豆子在糧食體系的作用」,糧農組織的副主席塞梅多(Maria Helena Semedo)十一月底在研討會上表示。

「想想看,種植簡單、容易保存、有益人體健康,能夠餵養更多人又能夠減少食物浪費,這根本就是革命性的作物」,聽過農學家達許那(Zachary Dashner)的描述,簡直要大喊一聲「這是傑克的神奇魔豆」。

豆子的好處還不僅只於此。從高山到低地,從沙漠到雨林都有豆子的蹤跡,顯示不同品種適應了各式的環境。發起慢豆的德皮斯托亞(Marco Del Pistoia)說:「應對氣候變遷、減少水資源浪費,要從傳統的豆種中尋找答案,但需要耐心,從眾多種類中找出合適的豆子。」

此外,豆子有助於捍衛糧食主權和推動農村發展,保存期限長、增加產品「架上生命」,而且容易運送強化農民銷售的可能性。當大量使用的化學肥料污染了環境,與生俱來的固氮功能則讓豆子成了環保尖兵。

圖三 (1)
豆類植物多分布廣,照片中為來自波羅地海、拉脫維亞一帶的豆子(攝影/鄭傑憶)

豆子重回義大利餐桌

「如果富裕國家減少肉食,多吃點豆子,還有助於減少碳排放。況且在地中海飲食中,豆子原本就是關鍵的要素」,帕琶表示。當氣候變遷威脅農業之際,工業化的農業也是罪魁禍首之一,糧農組織估計,大規模密集飼養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的13%。

以史為鑑,中世紀到現代歐洲人口成長快速之際,為了餵飽嗷嗷待哺的人民,放牧牲畜的土地轉為生產麥子、豆類等農作。法國史學家弗蘭德翰(Jean-Louis Flandrin)指出,義大利南部大城拿波里在18世紀的牛肉攝取量,只有兩個世紀前的三分之一。

義大利雖是地中海飲食的發祥地,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蓬勃也逐漸成為「肉食動物」,象徵富裕與地位的牛肉大為流行。然而,近年來的經濟危機影響,義大利人荷包縮水,再加上健康、倫理膳食的風潮,越來越多人減少肉食,豆子這「窮人的肉食」重返餐桌,在2015年的產量成長了11%,平均每人的攝取量增加了1.4%。

圖四 (1)
義大利人稱豆子為「窮人的肉食」(攝影/鄭傑憶)

來自黑暗時代的啟示與常民的發明

至於食用豆子可能造成的脹氣,專家建議,把乾豆子浸泡12到24小時後倒掉清水,多換水幾次可減少豆子中造成腸胃不舒服的成分。如果嫌泡豆子麻煩,可以在當令時食用新鮮的蠶豆、豌豆、花豆等。料理豆子時可以搭配麵食、魚肉、牛肉或蔬菜,兼顧營養均衡。

人類常以為改變歷史的發明需要大筆資金贊助,來自嚴肅的科學研究室。艾可說:「汽車、大廈、潛水艇、地鐵、螺旋槳、冰箱、殺菌的牛奶等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發明」,不過,若是加入生態和永續的考量,豆子顯然高出一等。「也許,豆子將再次改變地球。即使是黑暗時代,也能教導我們一些東西。」

(【一起來豆陣】系列待續)

延伸閱讀:

【一起來豆陣】慢豆風潮串連全球 號召台灣豆農加入

少吃肉的窮胖族,義大利餐桌上的不平等

全球食物永續指標 法國全球第一 日本加拿大分居二三 印度殿後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