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到土地上打滾 媽媽共組「小村子」 到農場共食放風

只有孩子要玩?錯!媽媽也要放風!那就去農場吧!

媽媽當自強!距離新竹科技園區不遠處有個千甲里,裡頭大多住著離鄉背井的竹科工程師,工程師們忙得沒日沒夜,而家中「養小孩」的重擔往往就要由工程師太太一肩挑起,「少了婆家、娘家幫忙,全要靠自已養小孩,壓力真的很大!」

「我們要的不多,單純只是孩子們需要玩、媽媽們需要一個喘息的空間!」幾個面臨相同難題的媽媽們決定團結起來,組成「小村子mama team up」社群,一起共食、共玩,「有時候聊一聊,就發現我家小孩跟你家小孩一樣大。」日後若媽媽臨時有事,就能請媽媽朋友幫忙照顧小孩,「至少看過人、聊過天會比較安心。」媽媽們從此不再孤軍奮戰。

休耕稻田上,爸爸牌跑車推著孩子玩(小村子mama team up提供)
休耕稻田上,爸爸牌跑車推著孩子玩(小村子mama team up提供)

媽媽瞭解食物,食農教育才會真的進入家庭

為了找個地方讓孩子、媽媽都可以放鬆地玩,小村子mama team up共同創辦人雅雪媽媽開始接洽里長,在里民集會所佈置閱讀區、遊戲區及共同廚房,「這樣一來,孩子們有伴、媽媽也有伴。」雅雪媽媽表示,反正媽媽們關切的重點不外乎食安、教育、教養等議題。

隨著交流時間拉長,這群媽媽、孩子們的共玩區域也越來越廣,長期在千甲農場當義工的雅雪媽媽突發奇想,「或許也能帶孩子們去農場玩?」畢竟自己最大的孩子打從三歲就在友善耕作的千甲農場的泥土上滾,可說邊滾邊長大。

於是雅雪媽媽開始與千甲農場主人討論,也請一些在地農夫老師來上課,「誰知道,老師一開始上課,孩子們就飛走了!」看著孩子們一溜煙地鳥獸散,衝去農場玩泥土、挖水溝,現場媽媽們萬分尷尬,卻怎麼無法控制脫韁的孩子們,「媽媽們覺得對老師不好意思,只好替孩子們充當學生。」聽農夫老師談「種菜」這檔事。

「聽著聽著,媽媽們也慢慢了解菜。」雅雪媽媽深深體會,如果徹底落實食農教育,必須要從媽媽下手,「畢竟家裡餐桌上要出現什麼,全是媽媽一手決定的!」唯有讓媽媽了解食物,才可能讓食農教育滲透到家庭。

但媽媽絕對不可能專程為了食農教育而去上課,「必須得讓孩子有地方玩,媽媽才有可能帶孩子去。」否則再多的媽媽食農教室都無用武之地,因此才安排了親子農場體驗活動。

孩子動手劈柴(小村子mama team up提供)
孩子動手劈柴(小村子mama team up提供)

媽媽們也慢慢發現孩子失控歸失控、玩歸玩,其實耳朵還是有在聽媽媽在說什麼,雅雪媽媽表示,這才發覺,原來不必特別安排什麼課程,就放手讓孩子玩,他們自有一套學習模式,「媽媽們也是,想玩菜園、玩酵素都行,管好自己就好!」

「倒也不是說去農場能幹嘛,其實就是配合農場作息,主人做什麼就跟著做!」雅雪媽媽表示,這三年來,這群媽媽、孩子拔過蘿蔔、挖過土,甚至替羊接生,也餵過雞、豬、鴨,農場主人說要蓋戶外廚房時,小村子mama team up更號召了一票親子團,協助蓋窯、造爐,孩子玩到肚子餓了,便能自己烤出簡單的「蛇麵棍」果腹。

孩子拔完蘿蔔後學做「蘿蔔料理」(小村子mama team up提供)
孩子拔完蘿蔔後學做「蘿蔔料理」(小村子mama team up提供)

摸著土地長大,不怕泥土髒

短短三年,這群媽媽、孩子在農場裡發生的故事卻不少,「農場裡很多豬都是孩子們從小養到大的,很有感情。但某天,社區附近的原住民部落要辦豐年祭,而買下了這些豬,孩子們就哭了!」雅雪媽媽表示,當時只能慢慢跟孩子們說,這是豬的工作,孩子們才慢慢能理解,「最後孩子們也有去參加豐年祭,也吃了這些豬肉,還直呼好吃!」

不僅如此,某年社區附近的小農曾試種白蘿蔔,「但那時,農夫還不夠熟悉蘿蔔,因此沒發覺那年天氣太熱,蘿蔔早已熟透!」等到發覺時,為時已晚,農夫不想把可能老掉、纖維化的白蘿蔔賣出去,原本打算廢棄;但小村子mama team up又動員一票親子拔蘿蔔團,幫農夫處理白蘿蔔,甚至現場教學蘿蔔糕、蘿蔔絲餅等二十多道蘿蔔料理,「畢竟對媽媽來說,『食』才是重點,要知道怎麼煮!」雅雪媽媽笑說。

「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土地,他們就會習慣泥土、了解泥土。」雅雪媽媽表示,目前參與活動的孩子幾乎全落在0~8歲年齡層,從小在土地上滾、摸著土地長大,自然不怕泥土髒;至於為何不揪更大一些的孩子?雅雪媽媽倒也了解孩子心性地笑說,「再大一點的國中孩子當然都是跟同學朋友一起玩,怎麼可能跟媽媽來!」

目前小村子mama team up主要由4位核心媽媽運作,但社群裡的媽媽則有4千多名,「媽媽們會自由選擇要參加哪些活動。」雅雪媽媽表示;找到了放風的地方,笑容也重新回到媽媽們的臉上。

孩子挖地瓜(小村子mama team up提供)
孩子挖地瓜(小村子mama team up提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