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沒有以前好吃!國際研究認證 商業品種流失香氣風味

番茄沒有以前好吃了?中國學者與美國學者共同研究發現,現代育種重視產量、外觀等商品品質,導致失去部分控制風味的番茄基因性狀;對此,專門研究番茄的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劉依昌也證實,商業品種確實會以高產、優質及抗病性為育種目標,番茄選育過程中香氣、風味難免流失,但目前農改場育種目標仍以「抗耐逆境」為主要育種方向,暫時不考慮捨產量、保香氣。

F1.medium

番茄為何不好吃?追逐產量失去原始風味基因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所研究員黃三文協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哈利.克雷(Harry Klee)組成研究團隊,探討「番茄為何不那麼好吃了」,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的封面文章。

研究結果發現,番茄在人工改良的過程中,往往選擇「產量」,但追逐產量的代價就是丟失了番茄中的風味基因性狀,甚至隱藏在番茄中的揮發性物質也隨之流失,而這就是番茄沒以前好吃的原因。

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是第一流的期刊,被選入就代表備受肯定,登上封面地位更高,代表學術研究地位。

國外將增強番茄酸味與香氣 

針對國外研究論點,劉依昌不僅證實,更進一步解釋,商業品種為求高產量、耐長途運輸,往往需顧及抗病性、抗裂性等育種目標,而與能耐環境逆境的野生品種雜交,取其部分基因片段,「但基因具有連鎖性,難以移植單一基因性狀」。因此雜交育種時必須做出取捨,無法面面俱到。

「在考量環境耐受力的前提下,反倒沒有特意注重香氣的選拔。」劉依昌表示,確實某些野生品種具有特殊香氣,但雜交後,為了保留其抗病性,可能會喪失部分具有香氣的酯類性狀。

國外研究團隊指出,為培育美味番茄,將進一步改良番茄的酸組成,降低蘋果酸,提高檸檬酸的含量;那麼台灣是否有可能跟進研究「能保留番茄香氣」的番茄品種?「目前這不是主要育種目標。」劉依昌坦言,隨著氣候變遷越來越劇烈,現階段育種方向仍以「提高環境耐受力」為主要考量,香氣反倒是其次。

不過,目前台灣所種植的番茄以「玉女番茄」等設施番茄品種為主,為了追求「皮薄」口感,反而捨棄抗病性基因,必須以溫網室設施加以保護。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