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農藥中毒日趨嚴重 農委會多頭馬車 無專責機構

被視為中高海拔最重要專業授粉者的台灣野蜂,近年來飽受囊狀病毒所苦大量減少,而專責平地瓜果類授粉的養殖西洋蜂族群,又屢屢遭農藥重創,光去年就減損四成以上,不少蜂農和學者擔心蜜蜂逐漸消失,除了擠壓養蜂產業生存空間,沒有授粉機制更會對本土農牧業造成無可比擬的衝擊。

如此重要的蜜蜂產業,在農委會裡卻沒有任何專責主管機關,只有依業務散落在農糧署、苗改場、林務局和防檢局等下轄部門中,產業界和學界紛紛呼籲政府應該改善「一碼歸一碼」的多頭馬車管理形式,轉而重視養蜂產業,並設立專責部門來應對現有問題,同時替未來規劃出發展藍圖。

IMG_2938

蜜蜂是生態系不可或缺要角,台灣整體產值高達百億

根據調查,全球有三分之一作物需要透過蜜蜂授粉,其衍生的經濟產值難以計數,農委會農糧署也做出統計,全台養蜂大約在一千戶上下,其生產的蜂產品年產值為23億元,但靠著蜜蜂幫忙授粉的龍眼、荔枝、西瓜、香瓜、椪柑、柳橙、柑橘、文旦、蓮霧、枇杷、楊桃、番石榴、玉米及各式各樣的植物瓜果,其衍生的間接產值卻高達上百億元,僅次於稻米產值。

不僅如此,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裕文更曾指出,一箱五萬隻蜜蜂的授粉效率,約等同於四百人同時進行人工授粉,蜜蜂在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不可或缺,牠們的消失不僅是沒有蜂蜜或是無農作物可食用那麼單純,而是與整個地球生態系的失衡有關,在在證據都顯示了維持蜜蜂產業生存的重要性。

農藥問題日益嚴重 蜜蜂中毒慘遭「滅門」

儘管蜜蜂如此必要,但近年頻傳中毒事件。近期適逢荔枝、龍眼開花期,是一年中蜜源的主要來源,台中、南投和高雄卻紛紛傳出蜜蜂農藥中毒的消息,讓不少蜂農不敢再讓蜂群外出採蜜,免得遭到「滅門」。南投蜂農蕭鴻池就指出,他的兩百箱蜜蜂中幾乎有四分之一以上的蜜蜂都出現益達胺中毒的跡象,因為迷航而大量死在野外。

另名在高雄大樹養殖近兩百箱西洋蜂的蜂農更指出,不少他場內的蜜蜂紛紛出現顫抖情形,再不然就是仰躺在地上不斷跳動,幾乎跟人抽搐的狀況一致,「只要空軍變陸軍就沒救了」,在地上跳動的蜜蜂果然在數分鐘內就一命嗚呼。

他就直指這是最明顯的農藥中毒症狀,整體蜂群不僅變得狂暴,容易叮咬蜂農,其死亡數量更比以往增加了兩到三成,幾乎是「地毯式的死亡」,他就懷疑是一旁的荔枝為了防治荔枝椿象,大量噴撒藥所致。

IMG_2946

IMG_3029
蜜蜂從空軍變陸軍,地毯死亡(攝影/孔德廉)

有鑒於蜜蜂中毒跡象越來越明顯,農委會防檢局卻逐步開放尼古丁類農藥,養蜂協會也於上週正式向主管機關提出數點訴求,包含「禁用益達胺藥劑以維護蜜蜂生態及蜂農生存空間、需建立噴藥通報機制,讓果農在噴藥前通知蜂農、及確實宣導果農,開花期不要噴農藥,以免危害蜜蜂」等,要求防檢局應重新檢討農藥開放對策。

政府部門經費少 災損申請難如登天 蜂農抱怨捨本逐末

除了農藥問題,本身養殖四百多箱蜜蜂的前台灣養蜂協會理事長江順良也指出,全台蜂群數量超過上億隻,無論是借果園地讓蜜蜂授粉,或是出售蜜蜂給溫室授粉,養蜂產業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而現在蜂農就連申請災害損失補助都困難重重,政府不僅沒有專責單位管理、制訂養蜂的對策,一年更只有幾百萬元的預算,大都用作辦理評鑑和比賽,實在是有點捨本逐末。

針對上述困境,在高雄養殖三百多箱蜜蜂的林姓蜂農進一步解釋,蜜蜂養殖的成本頗高,一個新的蜂箱要價兩千三百到兩千五百元不等,一個箱子配有八個巢框,一個筐則是五十五元,加上糖水盤、噴煙器、花粉收集器和搖蜜機等設備費用就要百來萬, 至於花粉、豆粉和其餘的固定支出,一年也得花費八十到九十萬元,還不保證一定有收成。

「遇到下雨就免收。」林姓蜂農表示,花蜜遇雨很容易會被沖刷掉,因此下雨時沒辦法採花蜜,颱風更是可怕,像近幾年颱風頻傳,一次就幾乎會把所有蜂箱摧毀,而要向農單位申請災損補助,除了要附上地主的土地所有權狀影本,個人申請上限還只有四萬多元,這讓大多屬於「遊牧民族」的蜂農苦不堪言,只能任由天災摧殘。

IMG_3034
蜜蜂面臨周遭環境挑戰多

日、美、歐各有不同對策 台灣主管機關在哪裡?

面對天災和農藥造成的人禍,林姓蜂農指出,歐盟早在2013年就明令禁止可尼丁(clothianidin)、益達胺(imidacloprid)、賽速安(thiamethoxam)等三種類尼古丁農藥,日本即便沒有禁止尼古丁類農藥使用,也設立了一套SOP,由各地方政府會邀集衛生所、農協、農藥組合、養蜂組合等相關單位組成協議會,透過協議會的組織讓各自的情報得以共通、互相瞭解,甚至協調彼此的作法,中央農藥政策的調整則由「消費・安全局農産安全管理課農薬対策室」來負責。

養蜂大國美國更是從蜜蜂大量消失的教訓中,逐步設立「白宮授粉昆蟲健康專案小組(Pollinator Health Task Force)」,並提出「促進蜜蜂及其他授粉昆蟲健康之國家策略(national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honey bees and other pollinators)」,近年更預計投入3千多萬美元預算,用在研究蜂群以及擴增蜜蜂棲地上,希望在 10年內降低 15%的冬季蜂群死亡率,致力於創造對蜜蜂友善的環境,不難看出保護蜜蜂的決心。

對此,養蜂協會和蜂農都直指政府應該更加重視養蜂產業,無論是在蜜蜂對於本土農業的影響,或推及到食安層級的問題,因為現行狀況幾乎沒有專責的主管機關在管理,更遑論建立國家級的養殖策略。

IMG_3115

創造蜜蜂友善環境 業界與學界紛呼籲政府該成立專責單位

陳裕文也直指,問題核心就在於政府不能單把養蜂產業視做「經濟產業」,應該考量其背後對於環境的重大影響,像現在苗栗農業改良場負責蜂群相關研究、農糧署負責產銷、林務局負責野生動物保育、防檢局負責農藥管制,這樣「多頭馬車」式的管理制度,發生問題光要找到負責人就得找半天,更不用說建立完整的制度。

此外,他也指出,現行蜂農到底有多少人?蜂群數量有多少?曾有立委責成農糧署應該做普查,卻因為沒有登記制度,導致最後不了了之;這部分他建議可採行中國的「養蜂證」登記,蜂農必須經過技術核可才能取得證照,一來是管理方便,二來也能統計產業規模的變動,「不過要解決問題根本,還是應該設立專責的主管機關」,陳裕文做出如此總結。

不過對於民間的意見,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將考量推動地主與蜂農間的合作機制;農糧署農業資材組作物環境科蔡技士則強調,他們主要負責補助產銷班底下的蜂農,和辦理評鑑及促銷活動等,國外一向把養蜂業歸於畜牧業,但台灣在精省之後,因為養蜂戶數不多、只有一千戶左右,就把養蜂業一路往下遞,最終歸到該科別來管。至於是否設立專責部門,則沒有單位提出定見。

小辭典:荔枝為何噴藥嚴重?

為了解決惱人的荔枝椿象氾濫問題,防檢局開放了20多種農藥供農民選擇,包含益達胺、可尼丁等類尼古丁農藥,和陶斯松、丁基加保扶、賽洛寧等殺蟲劑,不過時值荔枝、龍眼開花期間,高雄、南投卻有不少養蜂人家陸續傳出蜂群死亡的災情,懷疑是上述「類尼古丁農藥」惹的禍,紛紛要求農委會應儘速將該項農藥除名,才能回歸永續發展。

IMG_3047
直擊荔枝椿象產卵(攝影/孔德廉)
IMG_3041
荔枝椿象幼蟲孵化(攝影/孔德廉)

延伸閱讀:

歐盟最新草案 類尼古丁農藥嚴重危害蜜蜂 預計全面禁用

農藥惹禍?蜂群死亡案例大增 防治荔枝椿象 平腹小蜂取代農藥

台灣野蜂大規模病亡 中高海拔生態面臨嚴重衝擊

日本制訂SOP 避免農藥毒害蜜蜂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