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解決菜土菜金 農委會推「蔬菜產銷資訊整合平台」 價格透明抗波動

為解決長期為人詬病的菜土菜金問題,農委會今宣佈建立「蔬菜產銷資訊整合平台」,預計將氣候資訊、生產預測、蔬菜產區、進口數量和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等資料全數在平台上整合,針對專業農和青農等農民,未來就可依上頭的公開訊息來調整生產決策,可望避免價格波動,並且進一步提升農民收益;此外,農委會也同步擴大滾動式倉儲與推動強固型設施,盼穩定汛期導致的菜價起伏。

18237841_10208797547876371_5779561515546902217_o

農糧署:資訊整合平台整合各部門資訊 提供九大重點訊息

對於該項平台,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指出,現在整合的資訊包括「產量與消費量推估、供應缺口評估及高價期推估、超供數量評估及低價期持續推估、滾動倉儲釋出與庫存量、蔬菜產區氣象資料、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特定期間蔬菜進口情形、蔬菜交易價量走勢與蔬菜自選資訊」等九大重點訊息,是由中央氣象局、財政部關務署及各地方機關和農糧署的資訊匯集而來。

農委會:農民可利用公開資訊調整生產決策 減緩菜價波動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也強調,這些資訊的重要性不僅可以提供給專業農和青農來評估栽種面積、播種與否等,對於政府如何面對菜價波動也十分重要,像其中的蔬菜重要產區氣象資料就非常細緻,可依各鄉鎮資料來分別查詢,例如近期絲瓜價格上漲,就發現四月中旬在絲瓜產地嘉義中埔和雲林斗南有出現連續降雨。

在庫存部分,陳吉仲指出,由於大宗蔬菜類的結球白菜、高麗菜是影響物價最重要的兩大作物,因此包含根莖類在內,農委會已輔導17家農民團體辦理甘藍、結球白菜及胡蘿蔔、洋蔥與馬鈴薯等根莖類倉貯蔬菜,數量由2,000公噸增加為3,600公噸,並補助增建冷藏庫500坪,未來也會藉整合資訊來調整庫存量,以減緩災害過後的價格波動。

對於平台的實際功用,陳吉仲也補充,以高麗菜為例,可事先預測將資訊提供給農民,避免種植面積的擴大造成價格下跌,像資訊整合平台就有推算出五月中下旬的高麗菜生產量遠低於過去五年的消費量,這就代表交易價格會上升,果然前陣子五、六元的價格到今天有上升到十元左右,未來價格也會持續升高,維持在十多元的水準,農民收益就可望可以增加,另外消費者則可在不同價格底下做不同選擇。

18209125_10208797551716467_998789401963763620_o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說明菜價產銷資訊整合(攝影/孔德廉)

搶種何解?陳吉仲:尊重市場機制 政府責任在公開資訊

至於搶種問題能否解決?是否要以強制力介入?陳吉仲則強調,會尊重市場機制,但政府的責任是在於把資訊公開,給農民自己做選擇,不會限制農民種植面積,一旦把這些資訊做整合,並讓農民可以操作使用,農委會有信心可以解決產銷失調問題,將菜價穩定在一定水準。

蘇茂祥也指出,由於農民最關心的就是批發市場交易價格,現在農糧署已經把
APP與資訊平台和批發市場交易行情做介接,方面農民使用,另一方面也將在一個月內辦理教育訓練,同時透過農民團體來轉告消息,盼大幅提升用量,蔬菜產銷資訊整合查詢平台 歡迎民眾上網查詢相關產銷資訊。

蔬菜產銷資訊整合查詢平台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